「港」不完的愛︱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性

更新時間:08:00 2025-04-04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4-04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1930年末中國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每個中國人都肩負起了維護祖國的使命。而這個時候東江縱隊就出現了,他們不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軍人,也不是受過嚴格訓練的人,裏面大多都是市民自發組成或者一些文化人對於自己國家的自我拯救。

他們從散到聚,從少到多,經歷了1000多個戰爭,殲滅了9000名的日軍,最後被中共中央軍委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旗幟」。這短短的幾句話,流淌了無數個中國人的血液。東江縱隊是在1943年12月2日由共產黨成立的一支抗日隊伍,他們所熟悉的戰術大多不是正面迎擊,而是遊擊戰。在抗戰的期間,他們運用了八種遊擊戰為中國的勝利向前邁了一步。

東江縱隊在遊擊戰中展現出多樣化的戰術特點,包括地形利用、速戰速決、分散作戰等策略,使他們能夠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取得戰鬥勝利,並且巧妙的運用不同的戰術,如麻雀戰、襲擊戰、地雷戰等八種。

而除了軍事鬥爭外,他們還會參與中國的建設當中,包括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團結人民,或者去改善民生,為解放區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戰隊的成立到抗日的成功,這兩年的時間他們幾乎每日每夜都在對抗日軍,竭盡所能的運用戰術巧思,在面對艱苦環境下的堅毅不拔和為解放軍的極盡付出,無數個日夜的拼搏鬥爭才換來了成功的結局,他們是抗日戰爭中絕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歷史。他們的存在在中國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了革命書上重要的一頁。

撰文﹕羅定邦中學陳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