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窩塘襲擊
發佈時間:08:00 2025-04-18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在中國,一些事件例如國共內戰,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等都使中國經歷了重大改變。而抗日戰爭促成了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同抗日,其中窩塘襲擊是抗日戰爭中重要的一環,中國人民也在次襲擊後更有信心進行抗戰。究竟窩塘襲擊怎樣影響抗日戰爭?其重要性又在哪裡?
自1937年起,日本在盧溝橋事變後全面侵華,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在其後淪陷,於是在1940年,八路軍及新四軍等共產黨軍隊採取游擊戰術,即不與日軍作正面對抗而是採取埋伏,突襲,圍困等進行的戰略。
軍隊在期間發起了多次游擊戰,亦為抗戰成功埋下根基。至1942年,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成立(源於1938年的數個游擊隊),在各地進行游擊戰,而東江縱隊在1944至1945年發起了一場重要的游擊戰 ── 窩塘襲擊。
是次襲擊發生在廣東省的一個村莊,在襲擊前,東江縱隊已經對在該地駐守的日軍進行詳細調查,對其有充分掌握,並計劃了襲擊時間及路線。
經過詳細計劃及準備,東江縱隊以麻雀戰形式(即分成數個小隊作戰)接近日軍據點進行破擊戰(即破擊敵方主要的設施,補給線等為目的),而在窩塘駐軍的日軍因這突然的襲擊未作出及時反應,部分日軍被游擊隊員使用槍械及爆炸物擊倒。
在最後,窩塘襲擊摧毀了日軍的部分補給線,東江縱隊也因窩塘襲擊而增加了在當地的影響力,吸引了更多志願者共同抗日,同時也增強了民眾對抗日成功的信心,使人民更團結,更多人為抗日捐輸響應,為成功增添因素。
總而言之,窩塘襲擊使更多人成為志願者,進一步讓人民團結一心,增加抗日成功的信心。
而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在危難時共同對外抗日的心,使這八年多的抗日戰爭最終獲得成功,可見東江縱隊及窩塘襲擊在抗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這一段艱辛的歷程,也讓我們銘記於心。
撰文﹕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丁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