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範文賞析|唐詩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 盛唐三傑 同一種詩家襟懷

更新時間:14:00 2024-02-11
發佈時間:14:00 2024-02-11

唐詩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

【題解】

唐詩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分別出自「詩佛」王維、「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之手,內容各異,旨趣有別,詩心則一,皆源於一種獨立不群的精神境界。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維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月下獨酌 (其一) 李白

  •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登樓 杜甫

  •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作者介紹】

左起:王維、李白、杜甫
左起:王維、李白、杜甫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畫家,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人稱「王右丞」。晚年篤信佛教,追求清靜閒適的退隱生活。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十五好劍術」,「心雄萬夫」,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天寶元年﹙744﹚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然兩年不到被「賜金放還」。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少陵」,一生飽經憂患,有濟世之心、憂國憂民之懷,不愧為「詩史」。

【內容分析】

潔身自好 隱逸情懷

〈山居秋暝〉是王維隱居輞川時的作品,藉描繪秋日山林晚景圖,表現遠離官場、潔身自好的隱逸情懷。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點明時間、地點、氣象,山中經過一場新雨的洗滌蒼翠清新,初秋傍晚氣象怡人。「空」凸顯山的空曠,也不無佛家的空靈意蘊,着實耐人尋味。頷聯寫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出一幅清新動人的自然畫面,明淨的明月在松林間灑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瀉。頸聯寫人,「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描述另一番景象,竹林傳來喧笑聲,那一定是洗衣歸來的女子;蓮葉搖動,想是漁舟順流而下。連續幾個特寫「鏡頭」,動靜交錯,視聽結合,充分展現出山林之美。尾聯筆調陡然一轉,「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意思是說,即使春天的芳菲消歇也無妨,王孫公子自可久留,表現出歸隱自然的心志。

王摩詰的詩畫素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語﹚,此作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盡得詩情畫意之妙。

消解苦悶 物我兩忘

政治失意,滿腔孤憤可向何人訴說?〈月下獨酌〉這首五言古詩,正是李白孤獨處境的寫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詩人在花下獨酌,冷冷清清,於是忽發奇想,舉杯邀月,「對影成三人」,場面似乎一下子熱鬧起來。可惜月兒不解飲酒的樂趣,只有影子陡然跟隨其身,多麼絕望的狂歡!然詩人並沒絕望,他深信行樂須及時,依然暫且以月亮和影子為伴。他唱起歌來,月兒也流連傾聽;他舞起劍來,影子也蹁躚而動。他清醒的時候,人、月、影同樂;醉後又各自離散。到此,詩人筆鋒陡然一振,「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表明要與月、影永結忘情的好友,相約在邈遠的天上重聚。「無情」二字語出《莊子.德充符》,指泯滅是非得失,物我之別。可見,全詩旨在澆心中塊壘,消解苦悶之情,抒發物我兩忘的逍遙精神。

好一個「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仙,以想落天外的神思譜寫出一曲孤寂靈魂的詠歎調,也彰顯了曠放不羈的胸襟。李白才逸氣高,崇尚自然,此作也體現出這樣的藝術特色,想像奇特,語言率性任真,一如隨口而出,天然去雕飾。詩人精於比喻、擬人,如月與影的人格化,移情於物,生動鮮活,將一場生命的獨舞表現得暢快淋漓。

感時憂國 獻身無路

杜子美生逢安史之亂,對治亂盛衰深有感懷。他客居成都期間,吐蕃攻陷長安,代宗逃奔陝州,不久郭子復收後京師。面對憂患深重的社會現實,杜甫寫下了感時憂國的〈登樓〉。這首七言律詩,表達興亡之感,也抒發獻身無路之慨。首聯「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表明在國家災難頻仍的時節登上高樓,雖然繁花滿目,依舊黯然神傷。此語樂景襯哀,奠定全篇傷懷基調。頜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形容錦江兩岸春色鋪天蓋地而來,玉壘山浮雲起滅不定,從空間展現闊大景象,又從時間維度感懷古今變幻。頸聯「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以北極星形容大唐政權,喻其國運久遠,寄語西來的吐蕃流寇莫再徒勞侵擾。尾聯「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以蜀漢後主劉襌仍有祠廟供奉,暗諷當朝昏君;同時又以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常吟樂府詩〈梁甫吟〉來自況,抒發空懷濟世之心而報效無路的鬱結。真箇是憂端難掇,惟有於日暮時分吟詩遣悲懷。

杜詩格調「沉鬱頓挫」,此作有充分體現。全詩即景抒懷,靈活運用賦、比、興手法,如「花近高樓」借物起興,「春色」、「浮雲」、「北極」、「西山」景中寓情,「可憐」、「聊為」追古撫今,直抒胸臆。全詩格律嚴謹、對仗工穩,語言上盡顯煉字之功,「來天地」、「變古今」,一個動詞的妙用化靜為動,盡顯氣象。

寂寞出詩人。王維、李白、杜甫皆是盛唐詩家的傑出代表,他們各有人生的經歷與境遇,然都深得生命況味。「古來賢聖皆寂寞」,他們的詩作都是這種生命狀態的藝術結晶。

撰文:蔡益懷
筆名南山,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家,長年在專上學院任教「創意寫作」及「中文寫作」等課程。

相關文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