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學漢語|「觴」與「籌」觥籌交錯 現古代宴樂盛況

更新時間:14:00 2024-06-11
發佈時間:14:00 2024-06-11

觴與籌:宴會玩樂

  • 【粵語讀音】soeng1
  • 【粵語同音字】相、湘、鑲、箱
  • 【普通話讀音】shāng
  • 【普通話同音字】傷、商
  • 【組詞】曲水流觴

【名典引用】

  1. 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韓非子.十過》
  2.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3. 管仲觴桓公,曰:「暮矣!」——《呂氏春秋.恃君覽.達鬱》
  4.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5. 觴酒豆肉,讓而受惡,民猶犯齒;衽席之上,讓而坐下,民猶犯貴;朝廷之位,讓而就賤,民猶犯君。——《禮記.坊記》

【漢字起源】
《說文解字》:「觴,觶實曰觴,虚曰觶。从角,𥏻省聲。𣝻,籒文觴从爵省。」「觴」字本義指盛滿酒的杯子,後來則泛指酒器。「觴」在金文和小篆時期的構字和寫法非常不同:金文從「爵」從「昜」,其中「爵」字用來示義,表示酒器的意思,而「昜」則是聲符;小篆中寫法從「角」從「人」從「昜」,與現時楷書的寫法相近,「角」表示酒器的意思,其他部分則用來表示讀音。

1901年陝西出土的一套西周酒器
1901年陝西出土的一套西周酒器
 商代晚期饕餮紋斝,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展出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維基百科圖片)
商代晚期饕餮紋斝,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展出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維基百科圖片)
中國酒志網圖片
中國酒志網圖片

  • 【粵語讀音】cau4
  • 【普通話讀音】chóu
  • 【同音字】仇、綢、惆、酬、疇、躊
  • 【組詞】籌辦、籌備、籌劃、籌謀、統籌、運籌、統籌兼顧、一籌莫展、運籌帷幄、略勝一籌

【引用語】

  1. 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禮記.投壺》
  2.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3.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白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4.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衆賓懽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光武籌赤眉必破長安,欲乘舋并關中,而方自事山東,未知所寄,以禹沈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後漢書.鄧禹傳》

【例句】

  1. 學校今年一共籌辦了大大小小的活動。
  2. 本次活動的籌備工作已經完成。
  3. 這次遇到的問題十分棘手,所有人都一籌莫展。

【漢字起源】
《說文解字》:「籌,壺矢也。从竹,壽聲。」這是一個形聲字,本義指古代宴會上玩投壺遊戲時所用的一種形狀像竹籤或筷子的簽子。後來「籌」還可以表示籌碼,延伸出表示計算、謀劃、計策的意思。

《明宣宗行樂圖》中正在投壺的人(維基百科圖片)
《明宣宗行樂圖》中正在投壺的人(維基百科圖片)
香港邦瀚斯2022年所舉辦的「游於藝 - 中國遊樂雅翫藝術」專拍中,古人宴會餘興玩耍用的投壺官方照片。(The Value圖片)
香港邦瀚斯2022年所舉辦的「游於藝 - 中國遊樂雅翫藝術」專拍中,古人宴會餘興玩耍用的投壺官方照片。(The Value圖片)

文化小知識

觥籌交錯:現古代宴樂盛況

現代人玩樂可以相聚觀影,或是到卡拉OK大展歌喉,你可知道古人的聚會都是怎樣玩樂的?成語「觥籌交錯」原來早已說清當時的盛況!

「觥籌交錯」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這篇遊記記錄了歐陽修與一眾好友在醉翁亭內喝酒投壺的經歷,文中繪形繪聲,活像一齣古代紀錄片。觥,即酒杯;籌,即投壺是用的矢。酒杯與矢互相交錯,代表宴會上各人互相敬酒、投壺比拼,酒杯不斷碰撞,人們高興地玩着投壺,場面非常熱鬧。可見古人的宴會都喜歡相聚而飲,再配上投壺吟詩等的助興遊戲,一點也不必現代的宴會遜色!

而上文中介紹的漢字「觴」也是泛指酒器的意思,古時和「觥」合稱為「觥觴」,也是指酒器,後又有酬酢交際的引申義。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鴻文館文化工作室;圖:網上圖片、維基百科、The Value
部份漢字資料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提供。想了解更多漢語資訊,歡迎瀏覽鴻文館漢語學習綜合網

相關文章: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