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神經刺激器 助癱瘓患者恢復活動能力 脊椎結構、神經運作|STEM教室
發佈時間:14:00 2024-12-04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世界每年有約二十五萬至五十萬人患有脊髓損傷。縱然我們經常強調促進脊椎健康,如保持良好姿勢等,但很多個案其實都源於意外,例如交通事故等。曾有一名保安員在走樓梯「巡樓」時,不慎從兩、三級高度向前仆,在頭部碰地時,已令頸椎受傷。我們當然想避免這些連環不幸事件,但意外一旦出現了,我們又能如何應付呢?近來科學家研發了一些安裝在脊椎的電子裝置,有效治療脊髓損傷。甚麼?用電?這麼「大陣仗」?就讓我們看看是如何做到吧!
相關文章:阿Mo第一階段創新手術成功 父形容101周「見證重生」
初步認識:脊椎結構
在了解如何治療脊椎或脊髓損傷前,我們應先認識一下這個我們肉眼看不到,卻支配我們全身機能的身體部位。
我們常說大腦是我們做所有行動的「指揮中心」,但其實脊髓的作用也是不遑多讓。如果說大腦是用作接收、分析、儲存每個部位傳過來的信號,並發放信號回這些部 位,那麼脊髓就是連接腦部與身體各部位的橋梁。
當身體不同部分的神經接收到外界事物時,信號會先由「小路」走到脊髓這條「高速公路」,再到腦部;而當大腦處理資訊並發出指令後,亦會經「高速公路」分岔至各 「小路」。我們稱這些小路為「外周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而「高速公路」及「指揮中心」則合指為「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要保護中樞神經系統,腦部有頭骨(skull)包圍,而脊髓(spinal cord)則有脊椎/脊柱(vertebral column)保護。
圖一:CNS(中樞神經系統)及 PNS(外周神經系統)位置分布
脊椎由椎骨(vertebra)及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 或 disc)組成,除了保護脊髓,還有支撐身體、控制身體移動、避震(椎間盤專屬)等作用。我們一般把椎骨分成五組,包括頸椎(cervical vertebrae)、胸椎(thoracic vertebrae)、腰椎(lumbar vertebrae)、骶骨 (sacrum)及尾骨(coccyx),每組都有相應血管提供養分及神經分岔去 PNS。
圖二:脊椎結構
延伸認知:脊神經
由脊髓延伸出去的神經稱為脊神經。與椎骨一樣,我們都把這些神經分為五組:
- 頸椎神經(對頸部、肩膀及手臂提供知覺,並控制與呼吸有關的肌肉)
- 胸椎神經(控制胸和腹的活動,因而影響平衡及姿勢;亦影響交感神經,因而控制血壓、心率、排汗等)
- 腰椎神經(支援下背、臀部及雙腿)
- 骶椎神經(負責腿下部及盆骨附近器官,如膀胱)
- 尾椎神經
因此,醫生從檢查我們有甚麼位置不能動彈或運作異常,來推測患者脊椎或脊柱的哪個位置受傷。值得留意的是,正如交通意外發生時,後面的車輛無法向前走,假若某一處脊神經或脊髓出現損傷,由此處以下的所有脊神經都再無法好好與腦部連接,因此所有相關的功能亦不能運作。例如一個人的頸椎受傷,除了呼吸困難,其四肢亦有可能不能移動。
圖三:脊神經位置
測試反應 判斷活動能力
除了觀察哪些身體機能受影響,醫生在了解傷者情況時,還要知道脊髓的損傷程度,例如是否整個橫切面都受損害。期間會進行薦髓機能保留(sacral sparing)測試, 包括檢查肛門周圍有沒有感覺、肛門能否自主收縮,以及大拇指可否屈曲;如果沒有反應,就代表完全脊髓損傷(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反之,則是不完全脊髓損傷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傷者很可能仍有感知能力,甚至有部分活動能力。通過了解受傷位置及程度,便可作出相應程序處理。
神經運作:信號傳遞與電相關
我們初步認識了脊椎及脊髓的結構,但究竟與「電」有甚麼關係?這裏,我們就要了解大腦是如何通過脊髓與身體各部位溝通。
首先,身體各部位(如皮膚)感知了外界資訊後,經過背根(dorsal root,一種輸入神經束)進入相應的脊神經,信號再經由脊髓傳至腦部;而當腦部下指令時,亦會經過脊髓和脊神經,這時信號就會由腹根(ventral root,一種輸出神經束)傳到各運動細胞(如肌肉) 。這些神經系統,全都由神經細胞(nerve cell),又稱神經元 (neuron)構成。
圖四:神經元結構圖
化學信號改變電壓
如圖四所示,信號會由樹突(dendrite)開始傳遞,樹突頂端為突觸(synapse), 接收上一個神經元的化學信號——源自腦部所發出的指令,可以是刺激性或抑制性的神經傳遞物(neurotransmitter),經過多個突觸的空間及時間整合,當所收到的信號強度足以觸發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就會以電的形式把信號傳遞下去。
深入一點來說,化學信號令細胞內外的帶電荷離子分量產生變化,從而令其電勢差(亦即電壓)改變,當達到一個臨界值時,電壓就會向前傳遞,而這值就是動作電位。細胞體(cell body / soma)內包含細胞核(nucleus),攜帶着遺傳訊息 RNA,從而製造蛋白質並供給神經元各部分,尤其是軸突(axon)遠端來維持正常運作。要把電信號由樹突傳遞到神經元末端,就需要軸突。
電阻較高加快傳送
軸突就如電綫,把動作電位向末端傳遞;髓鞘(myelin sheath)就像包裹着電綫的絕緣護套,防止電外泄,令電子信號維持足夠強度,亦令神經脈衝(neural impulse)加快到達目的地。不過,這些「絕緣護套」並不會完全包圍着軸突,從圖四可見髓鞘是一節節的,中間的節點稱為蘭氏結(nodes of Ranvier),類似海底電纜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放大器維持信號強度;由於蘭氏結沒有任何東西覆蓋軸突,因此容許離子進出細胞,從而維持動作電位的強度。對比有髓鞘包覆的低電阻部分,蘭氏結電阻較高,促使電流進行跳躍式傳導(saltatory conduction),增加大腦指令傳送速度。當電流通過軸突到達遠端的突觸,信號就會傳給下一個神經元。由此可見,身體與腦部的溝通,全都與電相關。
治療層面:脊傷的電子裝置
了解到脊髓在大腦指揮身體活動時所擔當的角色,以及脊髓內的神經元是如何以電流進行溝通,因此,假若脊椎受傷,尤其是神經,將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亦即癱瘓。藉着醫學界對脊髓有更深入了解,世界各地專家團隊研發不同策略與科技來嘗試作出醫治。
人工智能模擬大腦指令
我們知道脊髓損傷影響神經元的電流傳遞,若以人為方式把電流傳到相應神經系統,就有可能使該神經所控制的肌肉重新活動。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 Grégoire Courtine 和 Jocelyne Bloch 團隊就設計了一個電子刺激裝置:
- 首先,把人工電極陣列放進脊椎內,陣列由軟物料承載,其良好生物相容性使之能夠連結脊髓;
- 接着,這排電極會與電腦連接。基於我們對肌肉活動的認識,包括所須用到的神經、電流強度和頻率等,這個人工智能系統能模擬大腦指令,令指定電極刺激相關神經,並在患者嘗試活動時自動調整和同步電流強度與頻率。
這裝置在人體測試中得到良好的效果,使原本癱瘓的患者能夠重新站立起來,甚至步行。而香港理工大學亦成功研發電流刺激器(PolyUStimulator),其特點在於體積比指甲還小,因此毋須手術已能放進患者體內。
圖五: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發的電流刺激器
補充資料
電流刺激骨骼生長
脊髓與脊椎息息相關,假如脊椎受損,就不能保護裏面的脊髓。
現時,醫治椎間盤退化、脊柱側彎、脊椎骨折的方法,大都使用椎骨融合術(spinal fusion),即利用骨骼移植(bone grafting)以及螺絲等硬件把兩節椎骨連接起來。但有研究發現,融合術有一至四成機會失敗,原因包括骨骼生長不足導致兩節不能縫合等,而原來骨的生長與電子刺激有很大關係。
早於1957年,科學家已發現骨頭是壓電的(piezoelectric),即受到物理壓力時會內生電場(electric field),從而促進骨頭生長,反之亦然。這也是為何經常不做運動,或身處太空時,由於骨頭所受壓力減少,出現骨質流失。
電場能發揮兩大作用:
- 調節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細胞的基因表達,從而促進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蛋白製造骨頭和軟骨;
- 促進生長因子的製成及基因表達,從而有助骨骼生長當中的步驟。
因此,一些人嘗試直接施加電流刺激骨骼生長,從而提升骨傷復原的機會。醫療科技公司 Intelligent Implants 就研發出 SmartFuse TLIF Cage,一個能夠安裝在脊椎的小型電子裝置,在動物模型中能令骨頭生長快三倍,而且骨質更佳,有望將來用作臨牀測試。
圖六:Intelligent Implants 研發的 SmartFuse TLIF Cage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隨着我們對人體的認知愈來愈深入,因而設計更多治療方法,醫治以前解決不到的疾病,就如我們對腦部和神經系統的了解,促使研發出電子裝置使癱瘓患者可以重新活動。當然,醫療科技的先進,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漠視身體健康,假若我們平日注意坐姿、保持適量運動的話,就能減少患上與脊椎相關疾病的機會。
延伸閱讀:阿Mo病情轉入復康賽道 父盼神經線能像小孩學習逐步靈活
文:劉心 圖:網上圖片、ExcelxImpact@PolyU、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fice@PolyU、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MFMER)、The World of Implantable Devices
相關新聞:
MIRROR演唱會事故案 屏幕懸吊系統由協興隆負責 每組屏幕重435.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