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不容小覷 愈夜愈精采的雨林之夜|STEM教室
發佈時間:14:00 2025-01-22
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如此豐富,要在甚麼時間走進雨林才可以看見牠們?答案也許與我們的想像有點出入,相比起白天,晚上的熱帶雨林更加熱鬧,也更容易看見動物,為甚麼會這樣呢?
白天還是晚上好?
日行性動物(Diurnal animals)是指白天出沒晚上休息的動物,而夜行性動物(Nocturnal animals)是指晚上才活躍的動物。白天有充足的陽光,因此日行性動物主要依賴視力來深測周圍環境,相反晚上缺乏光綫,夜行性動物必須要擁有驕人的夜視能力,更多的會依靠敏銳的聽覺和嗅覺來感知環境。
在黑暗的環境中,動物更容易避開捕獵者,減少被捕食的機會,可以更放心外出活動和覓食,而且亦可避免與日間活動的動物爭奪食物與資源。晚上的環境相比白天更涼快更濕潤,對於一些較為原始的動物例如無脊椎動物,無法像脊椎動物般有厚重的皮膚或足夠的體形去保持體溫及水分,因此在夜間活動更為有利。
黑夜動物精靈
豹紋飛蛙
豹紋飛蛙大部分時間生活於低地雨林的樹冠間,只有在繁殖時才到地上的池塘、小溪等潮濕環境。豹紋飛蛙趾間有很寬闊的蹼,遇到危險時可以張開蹼在樹木間滑翔,因此有飛蛙的稱號。
懶猴
婆羅洲的哺乳類動物有日行性的靈長類如紅毛猩猩、長鼻猴,也有不少喜愛晚間出沒,如懶猴、飛鼯猴等。懶猴擁有一雙大眼睛,在樹冠、樹幹或植被較茂密的地方活動,行蹤隱秘。觀察時可留意頭頂植被間會否出現一雙發亮的眼睛及樹葉樹枝等不尋常的移動。
蜉蝣
雨林中的昆蟲種類十分多,大多有絕美的保護色,停留時與環境顏色和花紋融在一起,觀察時須格外留神;也有如蜉蝣般的昆蟲會受光綫吸引,晚上開電筒時有機會直接飛到身上或光照到的地方上。
夜觀小技巧
晚上觀察,電筒十分重要,除了用作照明留意路面及周圍情況,也要隨時留意附近出沒的動物。找尋動物時可重點留意牠們喜愛的生態環境,例如靈長類多出現在樹冠 層,兩棲類則會在地上枯葉堆、溪流水池等潮濕環境出現,利用電筒在這些地方仔細觀察,很大機會有所發現。動物的眼睛會反射電筒的光,看上去會有一個或兩個明亮的光點,將電筒放在眼睛旁邊,更容易觀察這些反光的眼睛。另外也可以善用聽覺,留意動物的叫聲及來源,可協助更快找出牠們的位置和品種,方便仔細尋找。
觀察之餘,亦要注意安排,電筒照明時請勿照射其他人的眼睛,否則會因強光照射而短暫視力模糊,在觀察動物時亦請與動物保持安全距離,燈光最好不要直接照射動物而照在旁邊。若要使用閃光燈攝影,請減少閃光次數,避免同一時間很多一人起拍照,以減低光照對動物的影響。
只要懂得雨林動物的習性與觀察技巧,就能夠真正體驗晚上的熱帶雨林是如何的愈夜愈精采。
圖、文:Holis Lam 自然教育工作者、星人公社自然生態導師
其他圖片:Harlequin Tree Frog@iNaturalist、Pygmy Slow Loris@iNaturalist、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新春跟小朋友去大自然考察!小蜜蜂考察隊/小農夫體驗/新春土窯烤雞盛宴︳新年好去處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