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與冬至 背後的智慧與文化|專題故事
發佈時間:14:00 2024-12-06 HKT
![](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c53da26b35e6fc7d391026d09245e531/2024-12/12_06__1.jpg)
說起12月,人們第一個想起的節慶肯定是聖誕節,但其實這月也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月份,因為12月先後分別是「大雪」及「冬至」,兩者對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都有特別意義。齊來看看「大雪」與「冬至」,了解節慶背後的智慧與文化。
受國際認證的傳統文化
你有聽過二十四節氣嗎?中國古時以農立國,而農活可說是看老天爺吃飯的職業,不同天氣的變化可導致農物豐收或失收。長時間工作的農夫們經過長年累月的經驗,通過觀察氣溫和降水等天文現象總結出了有利農作的時間表,那便是二十四節氣。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8ae3e7d9faa4b0dff911d4b4598edab9/2024-12/04_sunandearth_cn.png)
所謂二十四節氣,分別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古人以此將太陽的周年運動軌跡劃分成24個節氣,不同節氣中的溫度、濕度乃至日照時間都各有分別,人們亦為此總結出不同的社會風俗,久而久之演變成一種傳統文化。
2016年,二十四節氣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受到不同機構的保護和宣傳,令這項中國文化不僅受到國際認同,更得以延續下去。
![上年杭州亞運會的開幕禮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主辦方便將中華文化中與秋天相關的元素加到表演項目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桂花。 上年杭州亞運會的開幕禮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主辦方便將中華文化中與秋天相關的元素加到表演項目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桂花。](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4b9fb38500e51bd75739f4827b1d6e26/2024-12/STS02P01051223.jpg)
![除了桂花外,開幕禮亦運用了梅蘭竹菊等元素作舞台設計的靈感。©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 除了桂花外,開幕禮亦運用了梅蘭竹菊等元素作舞台設計的靈感。©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6120448c95ee9115f2d0f5bfaefd657a/2024-12/W020230924011976046100.png)
相關文章:花之學問——迎春花與梅蘭菊竹四君子|專題故事
大雪為何物?
大雪是冬季中第三個節氣,一般在新曆12月7日左右,這時太陽約到黃經255度,意味着仲冬時節將要來臨了。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大雪,十一月節(即農曆十一月),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說明大雪到了後氣溫便會降得更低,降雪的數量也會增加,黃河流域漸漸開始有積雪,北方地區更已是大雪漫天,相反珠江流域仍是郁郁蔥蔥,氣候暖和,但漸漸地也會開始多霧起來。
![黑龍江哈爾濱市寒風刺骨,小孩快樂地滑雪,盡享冬日氣氛。 黑龍江哈爾濱市寒風刺骨,小孩快樂地滑雪,盡享冬日氣氛。](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9616723080f724dcf273218c5d10c27a/2024-12/STS02P02051223.jpg)
![今年冬季,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歷屆規模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預計將於12月中旬開園,具體開園時間以官方發布資訊為準。央視截圖 今年冬季,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歷屆規模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預計將於12月中旬開園,具體開園時間以官方發布資訊為準。央視截圖](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1fd315fadfd5483489c895f68f338e0d/2024-12/Clipboard12_3.png)
延伸閱讀:頂流「爾濱」回歸 「升呢」冰雪大世界12月中旬開園
《逸周書.時訓解》曰:「大雪之日,鶡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翻看古籍,可以發現古人講為時十五天的大雪分成三個部份:初候、二候及三候,其中每一候為時五天。初候來時,氣溫急降,陰氣最盛,就連性格兇猛好鬥的鶡雞也藏起來不再鳴叫;到了二候,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回升,這時老虎也會受陽氣影響而變得好動,更會開始交配,繁育生命;最後來到三候,一種稱為荔(即馬蘭花)的植物在寒冬中萌芽,別具生命力。
![大雪來臨,雲南省騰衝市馬站鄉開始降溫,草桿也開始結冰。 大雪來臨,雲南省騰衝市馬站鄉開始降溫,草桿也開始結冰。](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cdd0f5c43686ee0e8572e6776c9f157f/2024-12/STS02P04051223.jpg)
宰畜製肉避寒冬 紛雪更引寂愁
《禮記.月令》有記:「(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後有孔穎達疏曰:「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故也。」意思是大雪期間萬物紛紛充分準備自己,然後藏起來避寒。古人也不列外,北方居民大多在這時宰豬羊,而南方居民則開始製作醃肉,作為迎接新一年的準備。
詩人總喜歡用創作來記錄當下的見聞和感悟。在大雪之時,柳宗元曾寫下《江雪》,描述了紛雪之地,萬物絕跡,四周只得獨舟老人的淒清景象,從而抒發自身遭受官場打擊的落寞;還有白居易寫下的《夜雪》,詩人枕着冰冷的枕頭才發現窗外已經白雪紛飛,寂靜的夜晚甚至能清晰聽見雪落折枝的聲音,以此表達孤身謫居的落寞之情。
![詩人常以紛飛大雪作詩詞題材。 詩人常以紛飛大雪作詩詞題材。](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56946f2f8456e1d95fe1c12c6e4044be/2024-12/frozen-canal-amidst-snow-covered-trees.jpg)
![安昌古鎮設有傳統臘味工作坊,工作人員會在初冬開始晾曬手工製臘味。 安昌古鎮設有傳統臘味工作坊,工作人員會在初冬開始晾曬手工製臘味。](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4b45883fe3de261ecd6c1cccf5068eb3/2024-12/STS02P06051223.jpg)
冬至將至
冬至一般在新曆12月22日左右,太陽在這時到達黃經270度,同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因此這時北半球的白晝會變短,黑夜時間則延長。
原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測定的節氣之一!根據《尚書.堯典》記錄:「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裏說的仲冬就是指冬至,而四仲中星則是公元前2000年夏朝的星象,說明這時人們已經對冬至有所認識。到了周朝,人們開始以圭表測影的方式來測量日照的方位,通過觀察日影的長度推測季節的變化,一年裏白晝最短的那天便是冬至,再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接下來的時間劃分成24段,這種時間劃分法後來稱為「平氣法」。
![當冬至來到後,日落的餘暉映照在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中,形成美景。 當冬至來到後,日落的餘暉映照在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中,形成美景。](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ebdc23db62a5f1141a7bb46eb565b0e9/2024-12/STS02P07051223.jpg)
![據歷史記載,古人在建橋時,運用中國的天文及曆法,設計出金光穿孔洞的壯觀奇景。 據歷史記載,古人在建橋時,運用中國的天文及曆法,設計出金光穿孔洞的壯觀奇景。](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5825885b341e52af44a1615cff48fe1f/2024-12/0106l1200087dx2ph0B30.jpg)
豐年之始 舉國同慶
你可有聽過「冬至大過年」?這是因為古時人民將冬至視為一年的開端,因此無論是宮廷貴族還是草根百姓,社會上下都非常重視冬至,因此冬至的習俗文化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多的。始於周朝,冬至被百姓當成節慶一樣慶祝,這股風氣在唐宋變得更盛,逐漸演變成冬至期間皇帝要攜大臣們祭天,而民間百姓則相約祭祖的習俗。
據《史記》記載:「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毋修封禪。」這段內容記錄了漢武帝在冬至當日舉行封禪泰山和祭天的儀式,祭拜天神人鬼。到了西漢,統治者明確地規定天子百君在冬至前後都要安身靜體,不上班不聽政,舉國上下都要好好地放一天假,證明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再到後來,冬至的慶祝活動變得更盛大,不僅皇帝需要沐浴齋戒,準備盛大的祭祀儀式,百姓們更會在這天換上新衣,煮上滿桌酒肉飯菜,然後祭拜先祖,再和親友歡聚一堂,熱鬧程度絕不輸現時的農曆新年!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曾在冬至時舉行冬至祭天禮。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曾在冬至時舉行冬至祭天禮。](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ec4778007df7006afe2320a3be505e48/2024-12/STS02P11051223.jpg)
南北習俗差異 佳節顯思鄉情
在中國南方,百姓過冬至時喜歡吃湯圓,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寓意來年團團圓圓;而北方人則喜歡吃餃子。俗語有云:「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古籍記載,原來吃餃子的習俗是來自漢代的一位神醫張仲景!話說神醫在冬日回鄉探親,卻見很多親戚的耳朵都被凍傷了,於是用驅寒藥物和羊肉放一起燉煮,煮熟後撈起剁碎,再用面皮將其包成耳朵樣子給親戚們吃,稱為「姣耳湯」。吃過姣耳湯後,親友們不再感到寒冷,耳朵也不再受凍了,這項神奇的習俗就被延續下來了。
![在福建,百姓吃湯圓是會放上一勺桂花金桔蜜,寓意新一年生活甜蜜團圓! 在福建,百姓吃湯圓是會放上一勺桂花金桔蜜,寓意新一年生活甜蜜團圓!](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27b8198fed5be409430626b8df1dda1f/2024-12/STS02P08051223.jpg)
冬至舉家團圓固然開心,但對於和家人分隔異地的詩人而言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杜甫曾寫過一首七言律詩《冬至》,抒發了旅居易地的寂寞之情,同時想起殿上剛好散朝,自己卻無法效力的無奈。白居易亦曾以冬至為題,寫下《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像着遠在家鄉團聚的親人應該也會談起他,詩句間透着濃濃思鄉之情。
![長沙石燕湖曾有餃子坊,由工作人員駕駛遊船並烹飪餃子給岸邊的遊客品嘗。 長沙石燕湖曾有餃子坊,由工作人員駕駛遊船並烹飪餃子給岸邊的遊客品嘗。](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943a36639d3dd82c5f99ecf516e67840/2024-12/STS02P10051223.jpg)
文:梁佩施
圖:星島圖片庫、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大雪節氣養生2024|肺/腎/腸胃易不適 中醫推介12款湯水食物 補肺養腎增抵抗力
結合音樂及影像 香港中樂團《時之輪-失衡的四季》公演圓滿舉行
DSE備戰公民科|現代中國與國際事務—杭州亞運會 體育競技連繫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