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五邑初識 江門5地級市 珠三角西岸
發佈時間:14:00 2025-02-13 HKT

五邑,位於珠江三角洲的西岸,與大灣區的佛山、中山、珠海、肇慶相鄰,又與雲浮、陽江接壤,是大灣區連接中國大西南的重要門戶。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江門地區行政區域有了很大調整,轄地有新會、開平、恩平、台山、鶴山5個地級市,通常稱之為「五邑」。



恩平 多族混居
恩平位於江門的最西部,是五邑地區早期最高級的行政建制。公元220年,東吳孫權將合浦郡的高涼縣析出,單獨設立高涼郡,郡治就是恩平(今恩平境內)。在唐代,城市改名叫做「恩平」,沿用至今。恩平多山多丘陵,歷史上古越族、古壯族、古瑤族、古畲族和漢族在這裏混居。恩平有個很著名的歇馬村,自元朝建村以來,出了670多位考取功名的人士,430多人出仕為官,文化底蘊深厚。



新會 文風鼎盛
新會稍晚於恩平,在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置平夷縣。到了南宋,以周邊新建的6縣結合升郡而得名「新會」。隋唐,新會也時常更名為「岡州」,故「岡州」也成為新會的古稱和雅稱。新會是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明代大儒陳白沙帶領弟子湛若水在家鄉潛心學問,創立「嶺南學派」,開啟明代心學的先河,維新運動的領袖梁啟超也出身新會。



開平 碉樓遺產
開平獨立設縣很晚,到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才有獨立的行政機構。開平三面多山,東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東橫貫市腹。開平是最著名的僑鄉之一。清末很多鄉民去海外謀生,掙到錢後又回到家鄉買地建房。他們所建的房子一面遵循中國傳統的風格,一面又受到海外洋房的影響。最具特色的是考慮到匪患和水災,造出甚具創造性的「碉樓」居屋。目前這些「碉樓」已成為「世界遺產」,是近代嶺南地區中外文化交流的的歷史印記。



台山 海運中心
台山是海上絲綢之的重要節點。雖然在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才建縣,但唐代已經有很大規模的駐軍在這裏拱衛海疆,同時在唐代這裏已是嶺南相當重要的海運中心。遠至江、浙地區的商品,也有運到這裏進行海上交易。近代,台山鄉民海外謀生人數眾多,據2023年的統計,約有160多萬台山籍鄉親旅居海外及港澳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數超過了常住台山的89.37萬人,所以台山是著名的僑鄉。


鶴山 桑基魚塘
鶴山是大灣區通往粵西的橋頭堡,也是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彙集交融的地方。鶴山獨立設縣市乃五邑中最晚的,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才置為鶴山縣,隸屬肇慶府。
鶴山市地形東西寬,南北狹長,中部山峰綿亙,丘陵起伏,東部低平,北部最低。鶴山的八成人口是珠璣巷南遷的後人,因此主要村落基本都是這個時期形成的。嶺南地區的桑基魚塘,就是南遷先民的傑作,在鶴山現今隨處可見。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圖片: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風的印跡@搜狐、鶴山發布、鶴山市古勞鎮人民政府、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廣州
深圳
嶺南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珠海
澳門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