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之啟航
發佈時間:14:00 2025-03-06 HKT

隨着社會的向前發展,五邑地區的人口也逐漸增多,原本還算寬裕的田地開始變的稀缺起來。再加上清廷的政策變化以及眾多的匪患,讓五邑的生活環境變得不再美好。

遷界禁海
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為斷內地和台灣的往來,清廷下令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五省將沿海百姓內遷50里。遷界之法,先定一些點,相鄰兩點以直線為准,如遇直線穿過房宅的話,就在宅中挖掘一個深溝,敢越深溝者,重罪可死。由於政令急迫,沒來得及搬離的人家,俱以犯禁重刑,五邑百姓苦不堪言,對傳統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



鄉土困頓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迅速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變化,社會情況也變得更加複雜,民間也逐漸變得動盪。五邑地區生活環境遠比臨市中山、佛山要糟,尤其是西部丘陵的台山、恩平、開平幾城情況更是堪憂。《新寧(今恩平)縣誌》上記載:「歲入糧食,僅支半年,餘日則仰給洋米,倘舟楫遇梗,炊煙立斷。」可見就連基礎的生活物資都已無法保障了。


淘金熱潮
1848年1月,美國工人詹姆斯.馬歇爾在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河(Sacramento River)裏發現金沙,從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轟轟烈烈的淘金熱。
五邑地區清末時期已入困途,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娶妻、生子更是一種奢望。在「買地、建房、娶老婆」的願望驅使之下,最為貧困的五邑勞動力開始踏上遠走他鄉的道路。


華工成行
美洲遠在萬里之外,如何到達,成為當時最大的為難之處。於是契約華工和賒單工應運而出。
契約華工是指華工與用工方約定去到何處、做工時間和待遇,但這是一種幾乎賣身為奴的合同,一旦簽訂身不由己。另外一種賒單華工則是由用工方墊付出國船票及生活費,到達目的地後以工資還清債務,未還清債務前仍需要供債權人驅使。


賣豬仔
除了上面比較正常的務工方式外,還有一些不法的地痞無賴內外勾結,或以介紹工作為名,或以誘賭設陷,更有甚者以公開綁架、搶劫、打悶棍等手段將同胞賣與洋行,得利豐厚。一時間人心惶惶,社會不寧,稱之為「賣豬仔」(女工也被稱為「賣豬花」)。
此外,用工方在支付華工工錢時,通常會部分或全部以票券或代用幣來支付,這種代用幣一般是陶瓷所製,印有不同種植園、礦場等的標誌字號。這種「代用幣」只能在種植園主、礦場主開設的商店、鴉片館、賭館使用,不能在市面流通。這種代用幣也俗稱的「豬仔幣」,很容易對華工進一步人身控制和經濟剝削。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圖片:星島圖片庫、維基百科、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五邑
深圳
嶺南
廣州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珠海
澳門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