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物理科2025|8個全方位備戰貼士 哪2個課題必讀?
發佈時間:06:30 2025-03-31 HKT

為幫助考生考好中學文憑試(DSE),《星島教育》與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合作,製作《文憑試選修科攻略2025》系列,請來前線教師撰文講解温習技巧,今日講解物理科。DSE物理科將於4月16日開考,今年共有12654人報考。皇仁舊生會中學STEAM教育組主任物理科許嘉誠表示,同學溫習物理科時,應有系統地重溫課堂筆記及教科書內容,亦要掌握考試題型及難度,確保對每種題型均能熟練解答。此外,他指考生可根據歷年考評局的評核報告,了解常考及高分值之課題,並重點溫習。許嘉誠提供了8個全方位備戰貼士,並提出2個常出現的課題,如你是今年的DSE物理科考生就記得注意。
應該如何備戰DSE物理科?
一、答題注意事項
- 單位轉換:需詳察題目所提供物理量之單位,並確保最終答案所附單位之正確無誤。
- 文字表達:答案之闡述應力求簡潔明晰,避免冗長繁瑣及缺乏邏輯組織之陳述。
- 繪圖技巧:重量、法向力、力之標示
應考物理科時,務必注重答題細節之嚴謹性,此為獲取理想成績之關鍵所在。
1. 單位轉換:審題之際,需詳察題目所提供物理量之單位,並確保最終答案所附單位之正確無誤,尤其部分試題或需先行轉換單位,方可將數值代入相關公式進行精確計算。
2. 文字表達:答案之闡述應力求簡潔明晰,避免冗長繁瑣及缺乏邏輯組織之陳述,以確保閱卷員能準確理解考生的答題思路。
3. 繪圖技巧:繪製圖示時,應使用鉛筆及間尺,以確保圖形之準確性及清晰度。繪製力圖時,尤須注意以下要點,包括重量、法向力和力之標示。
- 重量 - 應由物體之重心位置繪出,以表示其作用點。
- 法向力 - 若物體與其他表面存在接觸,則需由接觸點繪出垂直向上之法向力,以表示其對物體之支撐作用。
- 力之標示 - 所有繪出之力均須以完整名稱標示,突顯其物理意義。
二、溫習方法
- 鞏固概念:系統性地重溫課堂筆記及教科書內容,以加深對基礎知識之理解。
- 計算題:作答計算題時,務必清晰列出計算步驟。
- 實驗題:描述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與分析、誤差分析、實驗設計。
- 閱讀理解題:答案通常不會直接於文中呈現,但可利用文章提供之資訊作為線索,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及推理。
有效的溫習方法能讓同學更能掌握抽象概念,乃是獲取理想成績之基石。
1. 鞏固概念:應系統性地重溫課堂筆記及教科書內容,以加深對基礎知識之理解。建議考生自行整理筆記,並反覆閱讀,從而鞏固記憶。同時,應熟悉歷屆試題,掌握考試題型及難度,確保對每種題型均能熟練解答。
2. 計算題:作答計算題時,務必清晰列出計算步驟,並確認每一步驟之單位及計算邏輯是否正確,以確保答案之精確性。
3. 實驗題:需留意描述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與分析、誤差分析和實驗設計。
- 描述實驗步驟 - 按照邏輯順序,清晰、準確地描述實驗步驟。
- 數據處理與分析 - 繪製圖表,計算斜率,分析誤差。
- 誤差分析 - 找出實驗誤差的來源,並提出改進實驗的方法。
- 實驗設計 -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某個物理定律或現象。
4.閱讀理解題:每年均設有閱讀理解題,考生須閱讀文章後回答相關問題。應仔細理解文章內容,答案通常不會直接於文中呈現,但可利用文章提供之資訊作為線索,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及推理,以得出正確結論。
三、應試備忘
- 攜帶工具:建議應試前準備至少兩部計算機,確保攜帶必要之文具,如鉛筆、間尺等。
- 時間分配:建議預留約50分鐘完成選擇題部分。作答長題目時,應於答題簿之新頁開始。
無論是在出發前往考場之前,還是在考試途中,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以確保應考順利。
1. 攜帶工具: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議應試前準備至少兩部計算機,以備不時之需。同時,確保攜帶必要之文具,如鉛筆、間尺等。
2. 時間分配:考試時,建議預留約50分鐘完成選擇題部分。如遇困難題目,可先行跳過,待完成其他題目後再作解答。作答長題目時,應於答題簿之新頁開始,並清楚標示所選題號,以利批改。
四、善用資源
- Past Paper練習
- 參考書及補充教材
- 網上資源
古人曾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善用坊間資源多加訓練,才能漸臻佳境,獲取佳績。
1. Past Paper練習:除熟悉題型外,更要計時練習,模擬考試情境,訓練答題速度和時間分配。分析做錯的題目,找出弱點並加強。
2. 參考書及補充教材: 選擇適合自身程度之參考書,加深對概念之理解。部分參考書會提供額外之練習題和解題技巧,可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試內容。
3. 網上資源: 網上存在大量免費之物理學習資源,例如教學影片、模擬試題等。善用此類資源可助考生更有效地溫習。
五、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 規律的溫習時間
- 小組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的重要基礎,因此於埋首溫習前,宜先檢討自身學習習慣。
1. 規律的溫習時間:每日安排固定之時間溫習物理,讓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全身心投入,避免其他干擾。
2. 小組學習:與同學組成學習小組,互相討論、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六、針對性溫習
- 分析個人強弱項
- 溫習重點課題,如電磁學、力學等
- 概念釐清
洞悉個人弱項,並加強訓練相關課題,不但能縮小溫習範圍,節省溫習時間,更能裨補闕漏,令同學的表現更進一步。
1. 分析個人強弱項: 透過歷屆試題及平時練習,找出自身較弱之課題,並針對性地加強練習。
2. 重點課題:根據歷年考評局之評核報告,了解常考及高分值之課題,並重點溫習。例如電磁學、力學等通常是考試重點。
3. 概念釐清: 物理科重在理解概念,而非死記硬背公式。對於容易混淆之概念,務必釐清其定義、應用及限制。
七、深入理解考試模式
- 卷一(選擇題及短答題):練習時,要注重速度和準確性。
- 卷二(結構式問題):練習時,要注重解題思路之培養和步驟之清晰呈現。
- 實驗題:考驗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及誤差處理能力。
深入理解考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同學熟習題型後更能增強應試信心,從而改善考試表現。
1. 卷一(選擇題及短答題): 選擇題考驗對基本概念之掌握,短答題則要求簡潔明瞭地表達物理原理。練習時,要注重速度和準確性。
2. 卷二(結構式問題): 結構式問題通常涉及較複雜之物理情境,需要運用多個概念和公式才能解決。練習時,要注重解題思路之培養和步驟之清晰呈現。
3. 實驗題: 實驗題考驗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及誤差處理能力。除熟悉實驗步驟外,更要理解實驗原理及數據背後之物理意義。
八、提升解題能力
- 多角度思考
- 圖像化思考
- 情境分析
提升解題能力能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使其更能靈活變通應對考試中千變萬化的題目。
1. 多角度思考: 對於同一道題目,嘗試用不同之方法解答,以加深對概念之理解。
2. 圖像化思考:物理學中,諸多概念皆可用圖像來表示,例如力圖、電場線等。學會圖像化思考可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3. 情境分析:當遭遇複雜之題目時,可先將題目情境簡化,找出關鍵之物理過程和關係。
物理科評核模式
組成部分 | 比重 | 時間 | |
公開考試 | 試卷一試題涵蓋必修部分 | 60% | 2小時30分鐘 |
試卷二試題涵蓋選修部分 | 20% | 1小時 | |
校本評核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