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三

更新時間:14:00 2025-03-27 HKT
發佈時間:14:00 2025-03-27 HKT

「阿爸去金山,唔見有錢返,全家望你望穿眼,日日望你早寄銀」是當時五邑的著名歌謠。從歌謠中可以看出留在家鄉的僑眷對遠涉重洋的親人懷有萬分美好的期盼,甚至整個民間的氛圍也都熱衷於對出洋謀生的關注。然而「九九別鄉井,出外洋,十年八載不思鄉,柳色毿毿陌頭綠,閨中少婦惱斷腸」,這樣的歌謠,又道盡了離鄉之人的無奈和家中婦人的思念。

油畫《華工船》在嘉德2007秋季拍賣會預展上,估價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中新社
油畫《華工船》在嘉德2007秋季拍賣會預展上,估價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中新社
遠行的離別(攝於台山華僑文化博物館)
遠行的離別(攝於台山華僑文化博物館)

期盼

早期的華工一般是在家鄉找不到活路,娶不到老婆、沒田沒房的無產者。美國鐵路工地上,華工每月工資是26美金,約等於當時清朝的17.3兩庫平銀。雖遠低於白人人工,但相比中國家鄉的農民卻是驚人的收入。「喜鵲喜,賀新年,阿爸金山去賺錢。賺得金銀千萬兩,返回起屋兼買田。」這首五邑童謠,無疑反映了當時僑眷對海外生活最美好的期盼。

華工在家鄉建起的住宅(台山浮月村)
華工在家鄉建起的住宅(台山浮月村)
廣東省開平的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
廣東省開平的歐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

歸鄉

海外的謀生雖然艱苦,但是能堅持活下來的華工,多少都能夠存下積蓄。早期的華工不少人都選擇了返鄉,以實現「買地、建房、娶老婆」的初心。於是在五邑的鄉間出現了一輪巨大的建設高潮。這種現象引起了更大的「出洋潮」。往東南亞的「南洋伯」、往美洲、澳洲淘金的「金山客」都成為人們羡慕的對象。甚至他們的家人也被稱為「金山婆」、「金山少」、「金山女」,就連他們的行李箱也被稱為「金山箱」。

「金山人家」的標準裝束(攝於台山華僑文化博物館)
「金山人家」的標準裝束(攝於台山華僑文化博物館)
自力村銘石樓的廳堂裡懸掛著樓主方潤文(照片左起第3人)的照片。方潤文在美國求生,致富後花巨資建了這座碉樓,它外型壯觀,內部陳設豪華,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樓。新華社
自力村銘石樓的廳堂裡懸掛著樓主方潤文(照片左起第3人)的照片。方潤文在美國求生,致富後花巨資建了這座碉樓,它外型壯觀,內部陳設豪華,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樓。新華社

銀信

海外華工親人,將辛苦積累的銀錢、物品,不斷寄給親人,並附上一封書信,銀信由此誕生。這些銀信也是華僑移民史、創業史的見證,一封銀信就是一個故事。信中可以看到問候老邁父母的、為不曾見面的嬰孩取名的、鼓勵子孫認真學業的……。望親人珍重、盼遊子早歸、恨不能生前盡孝、嘆自己骨肉分離……。正因為這些銀信包含了近代中國移民的集體記憶,2013年時,銀信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銀信(攝於台山銀信博物館)
銀信(攝於台山銀信博物館)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駐舊金山領事館發給華工黃華饒的護照。香港中通社圖片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駐舊金山領事館發給華工黃華饒的護照。香港中通社圖片

魂歸

願望都是美好的,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雖然有人成功,但更多的人並沒「出頭」,甚至魂斷天涯,「人離鄉賤」莫過於此。「生,不能闔家團圓;死,願享後輩煙火」是出洋華人最後、最卑微的願望。為了這個願望,很多社團如中華會館、仁安醫院、積德社、東華三院等機構都曾進行過長時間、大規模的送遺骸返鄉的義舉。目前的不完全統計,至二戰結束,全世界運回中國家鄉的骸骨超過十萬具。

位於法國北部索姆省濱海努瓦耶勒市的諾萊特華工墓園是歐洲最大的華工墓園,共有884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遇難的華工在此長眠。
位於法國北部索姆省濱海努瓦耶勒市的諾萊特華工墓園是歐洲最大的華工墓園,共有884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遇難的華工在此長眠。
新會金牛山華僑義塚
新會金牛山華僑義塚

近年來法國和加拿大亦有為華工悼念和賠償: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圖片: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五邑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二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一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之啟航

穿越大灣區|五邑 海上文化貿易交通蓬勃

穿越大灣區|五邑再識 人文地利造就海上絲路要衝

穿越大灣區|五邑初識 江門5地級市 珠三角西岸

深圳

穿越大灣區|深圳 史前已有人類居住的城市

穿越大灣區|深圳 古村新貌 中國幾十年經濟騰飛的縮影

穿越大灣區|深圳 風景優美得天獨厚 自然山水和海島

嶺南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十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九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八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七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六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五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四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三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二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一

穿越大灣區|嶺南 移民壯大終由他鄉變吾鄉

穿越大灣區|嶺南地區 廣東古人類遺跡 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

廣州

穿越大灣區|廣州 近代革命策源地 現代文明重要搖籃

穿越大灣區|廣州手工業 國際搶手的東方產品

穿越大灣區|廣州 嶺南地區首府樞紐 文化交融的沃土

穿越大灣區|廣州點解叫「五羊城」? 一千年前係點樣?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 魚米之鄉 食材豐富名菜多

穿越大灣區|東莞 踴躍英雄人傑 見證戰亂歷史

穿越大灣區|東莞 由傅統手工業、大型曬鹽場 進化為電子中心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穿越大灣區|東莞 嶺南文化風情 明清古建築祠堂林立

珠海

穿越大灣區|珠海 十字洋開 崛起之路

澳門

穿越大灣區|澳門開埠 加速東西方文明融合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三水匯聚 眾山圍繞 善用自然優勢地利發展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中國四大名鎮 文教繁榮興盛 武術武風盛行

穿越大灣區|認識佛山飲食文化 特色小吃糖水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令人垂涎欲滴的風俗美食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大宋皇朝 最後的庇護之地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

穿越大灣區|中山 享地理優勢 商業貿易崛起 攪動歷史風雲

穿越大灣區|中山點解舊名「香山」?有咩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