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肇慶初識 嶺表南來第一州
發佈時間:14:00 2025-04-10 HKT

肇慶,位於港珠澳大灣區城市集群的西北角,直接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目前市轄3區4縣1市,總面積有1.49萬平方千米,2023年常住人口413萬人。肇慶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14萬年前,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達2,200多年。本期讓我們初步認識一下這座城市吧。


四會市 翡翠加工基地
「四會」是嶺南最古老的四個建制縣之一,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太平寰宇記》記載:「四會者,東有古津水,南有湞江,西有建水,北有瀧江,四水俱臻,因以為名。」四會市以玉器加工、金屬製造等特色產業著稱,是中國內地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此外,四會還是六祖惠能頓悟之地,文化底蘊也很深厚。


封開縣 粵語發源地
約15萬年前,封開就有人類繁衍,是古嶺南人最早的生息地之一。到了漢代曾名「廣信」,意為「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成為嶺南首府,是整個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因此,封開還成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和粵語的發源地,至今西江流域和大灣區常用粵語相差無幾。宋朝初期,宋太祖拆分廣南路,廣信以東稱為廣南東路,廣信以西成為廣南西路,這也成為今日廣東、廣西得名的由來。



高要區 位處居高扼要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西漢王朝平定南越國,設9個郡,其中蒼梧郡中的一個新設縣,因設在西江羚羊峽,居高而扼要,故而取名「高要」。次年設立高要鹽官,統籌管理珠江西岸的鹽運和生產。此後雖然政區變化,但高要一直屬於常設之縣。明嘉靖年間,兩廣總督駐地遷至肇慶,高要從此成為兩廣軍事、政治中心,時達182年。


端州區 端硯之鄉
端州區是肇慶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開皇九年(589年),設立端州,如今肇慶城區就是當時的州治。北宋時期端州成為宋徽宗登基前的封地,宋徽宗登基後,端州被親賜改名為「肇慶府」,取「始啟吉祥」之意。同時,肇慶還是端硯的故鄉,宋代包拯曾在肇慶任知州三年,留下「不持一硯歸」的清廉佳話,「青天」這個詞,自此出現。



德慶縣 得名於宋朝
德慶縣得名於宋紹興元年(1131年),趙構由康王稱帝,因康州(今德慶)為其潛邸,升康州為德慶府,取「頌其以德致慶」之意,並置永慶軍節度,劃為望郡,「德慶」之名沿用至今。德慶縣歷史悠久,悅城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享「西江神源」之譽,歷代帝王敕封達36次。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圖片:星島圖片庫、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八卦村景區@Trip.com、端州區@Trip.com、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肇慶
何永賢訪肇慶視察MiC組件生產基地 基地生產約1.6萬組件供約1.3萬個單位使用
內地交流團︱保良局羅傑承中學肇慶交流團爆急性腸胃炎 防護中心:8人諾如病毒呈陽性
廣東城際「四線」正式營運!橫跨大灣區5城市 ¥5起直達廣州/佛山/肇慶/東莞/惠州 附購票詳情
相關文章:
五邑
深圳
嶺南
廣州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珠海
澳門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