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肇慶水系 水運節點經濟文化樞紐
發佈時間:14:00 2025-04-17 HKT

肇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水系縱橫,不僅為農業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還孕育了獨特的水文化和自然景觀。這些水系讓歷史上的肇慶成為重要的水運節點,至今仍然在區域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西江 航運量僅次長江
西江,發源於雲南烏蒙山,流經滇、黔、桂後,由肇慶流進廣東。它是中國第三大河流,其航運量僅次於長江,是連接內陸與海洋的重要通道。江海直達的水運優勢,讓肇慶成為一個重要的物流樞紐和商貿中心,5次成為嶺南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兩廣總督府也曾設在這裏達182年之久。同時西江流經肇慶段時,形成了一些景色優美,古蹟眾多的峽谷。其中三榕峽、大鼎峽、羚羊峽,合稱「西江小三峽」。



北江 經濟文化生態河
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它不僅是一條自然之河,更是一條經濟、文化和生態之河,對肇慶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北江,發源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自東北往西南穿山越嶺,流經廣東的韶關、清遠和肇慶。在佛山的三水區和西江匯合後,於廣州市南沙區匯入珠江。歷史上的北江,一直是肇慶乃至粵北地區向海的水上通道,更是嶺南地區和中原之間的文化通道,對於今天的大灣區協同發展仍然意義非凡。



綏江 人文景觀豐富
綏江,是北江下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廣東省連山縣擒鴉嶺,自北向南流經連山、懷集、廣寧、四會等地,全長達226公里。早在兩千多年前,綏江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至今綏江沿岸還分布着眾多的人文景觀,見證了南來北往的交融與發展。如今的綏江沿岸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尤其是四會修建了綏江碧道、綏江風景道,沿河畔漫步,讓人心曠神怡。



賀江 咽喉要道
賀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一條重要支流,發源於廣西賀州市,蜿蜒南流匯入西江。從史前時代起,賀江一直是嶺南與中原的交通要道,又扼粵、湘、桂交往之關口。漢武帝時期在全長約237公里的賀江流域建立了六個縣城,這樣密集地設縣,說明漢武帝視賀江為通往新僻地區和向外擴張的咽喉要道。賀江匯入西江的廣信(今肇慶封開縣)更是當時整個嶺南的首府。同時,優良的水質和自然風光也讓賀江成為名副其實的「畫廊」,吸引着大量遊客前來賞景。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資料: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肇慶發布、Trip.com、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四會發布
相關文章:
肇慶
五邑
深圳
嶺南
廣州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珠海
澳門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