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料減息有助置業信心 激發潛在動力用家投資客漸回流

更新時間:13:46 2024-06-21
發佈時間:13:46 2024-06-21

樓市與利率息息相關,星島早前進行「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發現接近12%受訪者認為息口變動,屬影響其置業決定關鍵因素之一。綜合業界及學者意見認為,減息已經是趨勢,當息口下降,不僅有助減輕市民供樓負擔及回復對樓市的信心,同時有望刺激投資者重返物業市場。

「搶人才」政策見效

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雖然美國聯儲局仍未落實減息時間表,但相信美息已經見頂,並且減息在望,預期今年有機會減息一至兩次。他又說,全面「撤辣」之後,吸引投資者重投物業市場,配合政府多元化吸引專才及優才政策,加強對樓市支持,持續帶動住屋需求。

泛海國際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美國通脹率及失業率持續有改善情況下,未來絕對有減息空間,相信8月至9月有機會開始減息。假如減息4分之1厘,幅度不算高,本港銀行未必即時跟隨,但減息為本港樓市帶來明確信號,息口已步入下行軌道,對整體心理幫助較大。

他續稱,減息可望帶動投資者入市信心,亦可釋放部分資金回流物業市場,在現時股票及債券市場不穩定下,磚頭「進可攻、退可守」,加上政府「搶人才」政策已見成效,內地生來港對住屋亦有需求,對租務市場有莫大幫助。

學者料美息已見頂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市場之前預期今年美國會減息二至三次,然而最新預測只會減息一或兩次。不過,減息多少次並非關鍵,最重要是減息幅度,如果只是調低0.25厘或0.5厘,對置業人士每月供款的影響不會很顯著。

假如高息環境持續,不僅會影響用家,擔憂是否「供得起」,同時會左右投資者的入市決定,包括對樓價走勢的看法,以及是否有其他更理想投資選擇,例如將資金存放在銀行造定期收息。

他又說,當息口下降,市場對樓市看法變得樂觀,預期樓價有機會上升,加上租金回報率與定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差距逐步縮窄,投資者會選擇買樓收租。

減息幅度有機會略高於美國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現時美國的通脹率,較聯儲局設定的2%目標為高,短期內達標比較困難,以致今年美國減息次數的預測,由之前二至三次,最新減少至一到兩次。

儘管如此,減息已經是趨勢,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當美國開始減息,一至兩個月之後港息會跟隨下調,由於本港銀行體系資金充裕,不排除減息幅度有機會略高於美國。他續指出,按揭利率下降,不僅有助減輕置業人士供樓負擔,而且當定期存款利率低於租金回報率時,投資者會將資金投放物市場,為樓市帶來大量購買力。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美國去年7月加息之後,市場一直觀望何時會減息,但因美國仍面對一定通脹壓力,所以利率一直維持不變。

他又認為,減息對樓市屬利好因素,然而比較之下,買家普遍更關心市場氣氛,例如物業交投量、股票市場表現、本港經濟預測等,始終大部分市民買樓時都希望物業有升值潛力。

減息已是趨勢,而息口下降,不僅有助減輕市民供樓負擔及回復對樓市的信心,並且有望刺激投資者重返物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