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吃6類食物!逆轉病情不用戒澱粉 水果可以吃這9種

更新時間:18:40 2025-02-11 HKT
發佈時間:18:40 2025-02-11 HKT

【糖尿病飲食】糖尿病人為了嚴控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必須嚴格戒口?不過,有專家指出,糖尿病人其實可進食6類食物控血糖,改善糖尿病病情,當中竟然包括部份澱粉食物及水果?

糖尿病人可吃6類食物 逆轉病情不用戒澱粉

營養醫學專家洪泰雄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第二型糖尿病(T2D)與胰島素阻抗、慢性發炎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要改善高血糖問題和糖尿病的人士,他建議不妨透過進食以下6類食物,有助降血糖、減少胰島素阻抗,並可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人可以吃哪些食物?

1.全穀雜糧類

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總量,避免血糖上升,應選擇低GI碳水化合物來源的食物,例如糙米、燕麥、藜麥、薏仁、蕎麥、紅藜麥、小米、黑米、南瓜、淮山、番薯等。平日可以將白飯替換成糙米飯,或與紅藜麥、小米混合,也可以用番薯、淮山取代白米飯,避免血糖波動;而早餐則可選擇無糖燕麥,配搭堅果和乳酪。

洪泰雄提醒,應避免進食精製澱粉,例如白飯、白麵、白方包、白饅頭,或含糖飲品、精緻甜品、過量加工穀物中的粟米片和即食燕麥。

2.蛋白質

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能穩定血糖,提供飽足感,減少胰島素阻抗。因此,建議日常多吃富含Omega-3的三文魚、鯖魚、秋刀魚,或雞胸肉、去皮雞腿、瘦牛肉、豆腐、毛豆、黑豆、大豆、納豆和雞蛋。

需避免的高脂肪蛋白質來源:包括香腸、熱狗、煙肉、牛肉、豬肉、炸雞和炸豬排。

洪泰雄建議,每餐可搭配足夠蛋白質,例如1個蛋或半個手掌心的魚或雞肉;而晚餐以豆類或魚類為主,減少紅肉攝取。若有運動,建議運動後補充蛋白質,例如豆漿或雞蛋。

3.乳製品

乳製品有助補充優質鈣質和益生菌,減少胰島素阻抗,維持腸道健康。建議進食無糖乳酪、喝無糖豆漿、低脂或脫脂乳製品和芝士,但要避免飽和脂肪過高的全脂乳製品、調味乳和加糖乳酪。

洪泰雄建議,早餐可選擇無糖乳酪,配搭堅果和藍莓,也可以喝豆漿取代含糖咖啡或奶茶。此外,需適量進食起司,避免攝取過多脂肪。

4.蔬菜類

建議選擇深綠色葉菜(菠菜、番薯葉、通心菜、羽衣甘藍)、高纖維蔬菜(椰菜花、椰菜、南瓜、茄子)和彩色蔬菜(紅椒、黃椒、番茄、蘆筍)。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可減緩身體吸收碳水的速度,避免血糖快速飆升。

洪泰雄提醒,應避免高澱粉蔬菜,包括粟米、薯仔或加工蔬菜(罐頭和醃製食物)。他建議,每餐吃至少1/2盤蔬菜,吃飯時應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如果進食生菜沙律,可配搭橄欖油以取代加工調味料。

5.水果類

建議選擇低GI水果,例如藍莓、士多啤梨、黑莓、橙、西柚、蘋果、牛油果、奇異果或富含茄紅素和抗發炎功效的番茄,但謹記要適量攝取,避免血糖上升。

洪泰雄提醒,應避免喝果汁、進食高糖水果,例如香蕉、荔枝、芒果、提子、或者水果乾。每餐水果不超過1個拳頭大小,可搭配蛋白質食用,例如將乳酪與莓果混合。

6.油脂與堅果類

油脂與堅果類中部分食物含優質脂肪,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和抗發炎。建議選擇橄欖油、椰子油、亞麻籽油、苦茶油、牛油果、堅果(如核桃、腰果、杏仁)和深海魚。但是,應避免進食人造牛油、氫化油、炸雞、薯條及動物性脂肪中的豬油和牛油。

洪泰雄建議,可以用橄欖油取代沙律醬、進食堅果替代加工零食,並攝取Omega-3食物。

全港糖尿病患者逾70萬 留意8大初期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輕化趨勢,年齡35歲以下人士有2%發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當中,糖尿病主要可分兩大類型,並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不能製造胰島素。
  • 原因:與遺傳、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環境因素有關。

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

  • 病因:最常見的類型,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正常或相對些微減少,但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
  • 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體形肥胖或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1. 經常口渴
  2. 小便頻密
  3. 感到飢餓
  4. 體重下降
  5. 容易疲倦
  6. 視力模糊
  7. 傷口不易癒合
  8.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小心2大糖尿病併發症 嚴重恐中風/截肢

據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1. 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2. 急性併發症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於3.9mmoil/L):

  •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痺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徵狀改善後加麵包1小片或餅乾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於或超過15mmoil/L):

  •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噁心、嘔吐、劇渴現象、並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延伸閱讀:15件小事降血糖逆轉糖尿病 不用戒甜品/澱粉?要先吃菜再吃飯?

資料來源:營養醫學專家洪泰雄衞生署醫管局

---

相關文章:

患糖尿病5種零食可安心吃!這種降血糖更降膽固醇 英女皇也常吃

常吃6種「健康」食物 恐致血糖高/糖尿病?這款植物奶竟上榜!

降血糖|血糖高宜吃蘋果?6大超級食物有效防糖尿病!降血糖通便又飽肚

比拼6類食物血糖升幅 水果/白麵包/白飯/果汁 這樣吃患糖尿病率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