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情緒起伏無難度 心理學家建議5個步驟幫孩子情緒降溫︳正向教育

更新時間:13:25 2025-04-05 HKT
發佈時間:13:25 2025-04-05 HKT

最近有家長問孩子經常情緒起伏,一聽到哭聲已經心煩,都不知如何處理⋯⋯如果你有這疑問,希望這篇文章幫到你。

其實理解孩子的情緒對於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根據心理學研究,情緒是人類對環境刺激的自然反應,它包含生理、行為和認知三個層面。對於家長而言,學會解讀孩子的情緒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還能增強家庭的和諧氛圍。因此想和大家分享幾個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方法,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學習表達對孩子的理解與支持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提出,情緒智力是理解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能力。家長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情緒智力,這包括情緒覺察(emotional awareness)和共情(empathy)。當孩子表現出某種情緒時,家長需要首先覺察並識別這種情緒,例如當孩子哭泣時,家長應嘗試去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而不僅僅是關注表面的行為。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此外,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來訪者中心療法強調「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對家長引導孩子情緒溝通十分關鍵。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應該以開放的態度傾聽,而不是急於評價或給建議。例如當孩子因為考試失敗而沮喪時,家長可以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因為你付出了努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這種表達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而我們經常聽人說身教十分重要,原因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孩子會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來學習情緒表達和管理。因此,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一個情緒暴躁的家長又如何教導孩子平復心情?所以家長能夠以冷靜、理性和積極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如何健康地應對自己的情緒。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當然,看到這裏,很多家長都會說如何一步步引導孩子情緒降溫,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提出了情緒教養(Emotion Coaching)的概念。這種方法包括五個步驟:

點擊圖片瀏覽引導孩子情緒降溫的5個步驟:

最後心理學研究指出,否定或忽視孩子的情緒會導致孩子壓抑自己的感受,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當孩子表達情緒時,家長切忌使用如「這沒甚麼好難過的」或「你不應該生氣」這類語言,否則會讓孩子感到情緒不被尊重。

總結來說,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家長具備耐心、共情和科學的方法。透過提升情緒智力、有效傾聽和運用情緒教養法,家長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孩子內心世界,促進孩子的情感健康發展並增強親子關係的連結。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辰民爸爸 — 梁辰民 (辰民爸爸Ringle)
正向家長教育專家、正向家長學院總監、正向管理學院營運總監、香港註冊財務策劃師、兒童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辰民爸爸 — 梁辰民 (辰民爸爸Ringle)
辰民爸爸 — 梁辰民 (辰民爸爸Ringle)

我的人生使命是幫助每個家庭和成員擁有正向人生,累積超過15年培訓經驗,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分析,幫助超過180+學校和35000+家庭,亦在多個電視及網絡平台擔任親子教育嘉賓主持;於2015年加入正向家長學院,透過課程。和輔導幫助家長和老師提升親子關係,鞏固良好夫妻關係,強化表達及溝通力,以及協助孩子建立正向品格和能。

相關文章︳正向教育︳孩子開朗性格可後天培養!家長教出樂觀孩子先要做到一點

相關文章︳孩子犯錯沒關係父母要識應對!史丹佛研究:父母回應會影響其對自身智能看法︳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4個原因令夫妻關係變緊張 因教仔搞到兩公婆有矛盾?3個方法改善夫妻問題︳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 正向教育︳解決問題不再說「我不能!我不行!」去逃避 學習使用正面言語「我可以」的4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