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上空驚現成條「脊椎骨」? 一節一節 天文台咁樣解釋......|Juicy叮
發佈時間:10:24 2025-04-24 HKT

一道金色峽谷在暮色中蜿蜒,像正在溶化的琥珀。微風下,峽谷一絲絲不規則擴散,一節節,生長成支撐蒼穹的脊樑,掰開了,日與夜無法踰越的距離。
本港上空早前出現一條如脊椎骨的長條雲帶,沙田和將軍澳的網民都捕捉到這道奇景。
脊狀雲逐張睇↓↓↓↓
卷雲特徵——一絲絲纖維狀組織
香港天文台日前在facebook專頁以「脊狀雲」為題上轉載相片,指「早排唔少人都見到天空有一條長長雲帶,呢類雲塊外形睇落似脊椎骨,所以被稱為『脊狀雲』。『脊狀雲』主要喺高層嘅卷雲出現,而卷雲最大特徵就係有一絲絲纖維狀嘅組織。
天文台補充,「拍攝當日正值黃昏時分,就為呢片雲染上一抹橙紅色嘅霞彩喇。(圖:Star Cammy、Kitty Siu 、曾東利 / 2025年4月10日 / 將軍澳、馬料水、沙田 / #CWOS)#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度天賞雲 #卷雲 #CirrusVertebratus #Cirrus」。回應的網民形容「脊狀雲」美如「藝術品!」,且「好似一條飛龍」。
相關閱讀:將軍澳驚現「天空之眼」 跨灣大橋上空俯視眾生 激似清潔香港經典廣告
卷雲逐張睇↓↓↓↓
相關閱讀:「鯊魚」游弋香港上空? 天文台解構「鰭」雲乍現要訣
破曉時卷雲最早被陽光染上色彩
天文台在回應欄順道上載官網《「度天」賞雲(初階)》內的卷雲介紹連結,當中有多幅卷雲美拍供參考,並提到「卷雲是帶有白嫩細絲的獨立雲塊,主要以白色的塊狀或窄帶出現,具有纖維狀(毛狀)或光澤柔滑的外觀。
卷雲比出現在附近的雲屬顯得較白。即使太陽位處地平線上,其他雲屬都染上黃色或橙色時,卷雲依然保持雪白。而當太陽降至地平線以下,卷雲才會被染上顏色,而較低的雲屬已變成黑色或灰色。在破曉時候則相反,卷雲是最早被陽光染上色彩。
卷雲有以下種類
卷雲與卷積雲分別之處,在於前者擁有纖維或絲狀外觀,而後者則會出現顆粒或漣漪。而卷雲與卷層雲之分別,在於只有前者擁有不連貫的結構及有限的水平發展。
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世界雲圖》,卷雲有以下種類:
•雲種:毛狀、鈎狀、密狀和堡狀;
•雲類:亂狀、輻輳狀、脊狀和複狀;
•附加特徵和附屬雲:乳狀。
相關閱讀:港版富士山 大東山山雪相映 天文台解構變「雪山」原因
初春,山巒間雲霧初醒,如思念般騰升,一不小心地把大東山變成雪山,成為港版富士山。香港天文台昨日(13日)以「香港有『雪山』!?」為題,上載網民在雲霧溫柔繚繞下,把大嶼山大東山拍成富士山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