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香港引入機械人幫手 工作效率快5倍 成港轉型契機

更新時間:06:00 2025-04-15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4-15 HKT

在內地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香港經濟亦需要升級轉型,並更重視創新科技發展。隨着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等科技創新成為潮流,各行各業已逐漸應用相關技術,如今更成為建築公司從傳統行業轉型成科技公司的關鍵。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下稱「中建香港」)助理總經理邵瑞喆接受《星島頭條》專訪時表示,目前建築行業在香港應用機械人還不算普及,若提前部署則是對升級轉型的投資。他還指出,建築機械人能破解部分高危作業的瓶頸,提升工作效率,並體現出AI與機械人是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的重點。

外牆噴油機械人代高空工作

邵瑞喆表示,傳統建築工程不但消耗人力,工友亦時常需要處理繁重的建材搬運或高空工作,具有一定的風險。建築機械人的應用,能協助處理危險系數較高的外牆作業等工種,亦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以中建香港的外牆噴油機械人為例,傳統的外牆塗裝需要工人乘坐吊船高空作業,機械人則能讓工人在地面操作,避免吊船墜落的風險。邵瑞喆亦分享了建築工人的感受,表示他們對在工作中使用機械人持正面態度,覺得能減輕體力負擔,改善工作條件。

機械人可省最多五成材料成本

油漆噴塗亦可應用於室內,在機械人上加入建築資訊模擬(BIM)技術,配合自動路徑規劃、室內導航技術等,可實現人手多機遠程靈活操作,自行穿梭於屋內,完成自動噴漆。邵瑞喆表示,即使在燈光昏暗環境下,室內噴塗機械人也能夠準確完成內牆及天花的噴塗工作,施工質量穩定。只需15至20分鐘,就可完成一個2至3人單位的內牆及天花噴塗工作。

此外,油漆工序中重要的一環「剷底批灰」同樣亦可以使用機械人處理。邵瑞喆指,批灰機械人已在中建香港部分項目中投入試點應用,材料成本最多可降低50%。他續指,「它能以人手5倍以上的速度完成大面積牆體的抹灰工作,將傳統需要4人協作完成的工序縮減至1人操作機器、1人修補邊角,以科技協助工友高效地進行『厭惡性』工作」。

大勢所趨 「你不去做就被淘汰」

事實上,在DeepSeek橫空出世後,AI與機械人已成為發展主流,而企業面對這股浪潮,機械人應用已經不只是選項,而是他們生存的必然方向。邵瑞喆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你不去做就被淘汰,這是必須去做的。」隨着新一代年輕人才加入行業,這些接受過AI、機械人技術專業培訓的人才,自然傾向用先進技術解決工作問題。若企業不能提供相應的數字平台和智能裝置,「未來20年根本招不進新同事入行」。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同時可以推動社會進步,而香港今時今日要推動經濟升級轉型,把握好現在最火爆的AI與機械人正是關鍵。因此,在傳統金融行業融入AI技術、在傳統建築行業協同機械人技術,才能適應潮流,實現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中建香港引入機械人技術 把握行業先機

中建香港早於2021年已涉足機械人領域,最初與香港本地科研機構及初創企業合作,自主研發巡檢機械人等產品。然而,經過一年多的嘗試,公司意識到從零開始的研發投入過高,且建築企業本身就缺乏電子控制及機械專業的基因,遂於2023年轉變策略。

目前,中建香港從內地引進已試驗成熟的建築機械人技術,包括外牆噴油、牆面批灰、材料內運等各類機械人,並在實際工程中應用及進行針對性改良。

早期投入能讓公司在行業搶佔先機,遲來跟進將失去主導優勢。邵瑞喆認為,費用與投資都是花錢,但超前部署可助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就是「投資」,但若現在不做,未來再採購其他人技術,那就只是「費用」。他又舉例,「假如今天花100萬,與10年之後花100萬,雖然金額可能一樣,但對於企業來說,性質則完全不一樣」。

金融破浪系列:

第一期:老鋪黃金來港上市變「股王」 知名度大增 鋪路拓海外市場 吸納金融客

第二期:重慶綠色科企落戶香港 靠科技園拓國際客源 「僅一年已參與10次大型展覽」

第三期:DeepSeek引領港股價值重估 單季升逾15% IPO市場回暖 券商乘勢推「AI助手」

第四期:北都建大學城助解人才荒 理大料港深可互補優勢 打造「科技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