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新盤錄2.63萬宗成交按年升4% 業界料購買力逐步釋放樓價趨企穩

更新時間:06:00 2025-02-15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2-15 HKT

大灣區各城市在去年9月中央政府推出「組合拳」措施後,帶動交投顯著回升,儘管如此,去年全年仍有多個市交投未能追回2023年整體成交量,只有個別城市交投能取得升幅,其中包括東莞,以新盤為例,東莞去年全年新房成交共錄得約2.63萬宗成交,較2023年全年約2.51萬成交,按年輕微上升4.1%。

平均每呎2552元

美聯中國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東莞一手房去年共錄得26,322宗成交,較2023年錄得約25,177宗,按年上升4.1%,為廣州及深圳以外,惟一新房成交量取得升幅的大灣區城市。樓價方面,馬泰陽表示,東莞一手房去年至12月,整體平均每方米成交價為人民幣2.57萬(折合港幣每方呎約2,552元),較2023年整體平均每方米成交價為人民幣3.12萬(折合港幣每方呎約3,100元),按年下跌約17.6%。

中央新政出台,加上開發商加快促銷步伐配合下,有利一手房成交,令東莞一手房去年取得不俗的成交量,惟二手市場則未能突破2023年整體成交量。馬泰陽表示,東莞二手市場去年共錄得27,559宗成交,較2023年整體錄得約29,079宗,按年減少約5.2%。造價方面,馬泰陽表示,東莞去年整體二手平均成交價約每方米人民幣17,600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1,747元);較2023年整體二手平均成交價約每方米人民幣約22,000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2,185元),減幅達20%。

東莞新盤去年成交量不俗,業界料今年有機會突破3萬宗水平。
東莞新盤去年成交量不俗,業界料今年有機會突破3萬宗水平。

有業界表示,東莞去年12月二手網簽共錄得約3,642宗成交,若與去年11月全月網簽共錄得2,865宗成交比較,按月上升27%,並創去年單月新高紀錄,亦是東莞近18個月以來,二手網簽數字首次突破3,000套,而翻查紀錄,由2021年至今,東莞二手網簽只有個次成交量突破3,000宗,去年12月網簽量亦創近4年網簽按月次高成績。

二手造價方面,東莞樓價自去年1月開始,整體成交價不斷往下挫,每方米人民幣造價由1月份的19,795元(折實港幣每方呎約1,965元),至去年10月份低位每方米人民幣造價約15,932(折實港幣每方呎約1,582元),跌幅接近20%,中央政府於去年9月底推出組合拳措施後,令二手造價亦受帶動,去年11月東莞二手每方米人民幣已回升至約16,893元(折實港幣每方呎約1,678元),去年12月更升至17,600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1,747元),惟較去年1月份成交價,仍出現約11%的跌幅。

美聯中國馬泰陽表示,東莞去年新盤成交量,按年輕微上升4.1%。
美聯中國馬泰陽表示,東莞去年新盤成交量,按年輕微上升4.1%。

今年有機會破3萬宗

踏入2025年,受到農曆新年逼近傳統淡季影響,東莞上月交投亦放緩。珊瑚有房灣區項目負責人劉華基表示,受到傳統節慶影響,交投均會放緩,東莞亦不例外,惟現時東莞1月份交投數據仍未出爐,未能完全掌握東莞上月一手房交投情況如何,手頭上的數據顯示,上月東莞6至12日期間,一手房共錄得約317宗成交,而上月20至26日,期間東莞一手房成交量共錄得265套成交,合計亦只有約582宗成交。

劉華基續稱,東莞去年12月一手房網簽共錄得約4,459宗成交,但當中主要為特殊房的貢獻,實際上,東莞去年12月一手房成交只有約1,752宗,雖然交投亦不算高,但與今年1月整體一手房成交量暫錄得582宗成交,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預期上月東莞整體一手成交量將較去年12月份為少。

劉氏續稱,東莞經過去年中央政府推出新政,現時利率降至最低,存量利率再下調,普宅標準取消,樓市交投將可望回升,同時,受到農曆新年傳統因素影響而延遲入市的買家,在農曆新年後將有機會重拾入市意欲,預期未來東莞仍有機會推出新政,料將進一步改善需求,預期購買力將逐步釋放。

珊瑚有房劉華基表示,新春過後,購買力將逐步釋放,有利市場成交。
珊瑚有房劉華基表示,新春過後,購買力將逐步釋放,有利市場成交。

有業界人士亦表示,東莞整體二手市場低谷已過去,市內正步入復甦勢頭,預期今年全年二手成交有機會重上3萬宗水平。

而樓價方面,從過去數月的樓價走勢而言,東莞市整體樓價亦明顯止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