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父母愛批評孩子易失動力 面對不足應該這樣處理
發佈時間:04:30 2022-08-11
【育兒】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孩子的缺點:衝動、不專注、情緒化等,然後不停地的要求孩子注意、改善。孩子每天生活在批評、失敗當中,初時可能也會有動力嘗試改變,可是,父母、老師永遠就只着眼於「做不到」、「做不好」的部分,你認為結果會怎樣呢?孩子的自我形象很快就會變成「我就是不專注的人」、「我就是衝動的人」,然後對「專注」、「自制」等能力望而卻步,認為自己永遠做不到!試想想,你上班的時候,上司老是針對着你的錯處,然後要求你定出改善計畫,我猜,你很快也會辭職吧?(可是小朋友沒有辭職這個Option啊!)
也有另外一些情況,就是父母不知道應該如何跟孩子說「你有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或「你有自閉症」這個事實,怕孩子覺得自己有病,也怕標籤、怕污名化,有時候甚至帶孩子來見我,也得要想藉口。
行為特性有強也有弱
父母在注意到孩子的行為時,可以用「特性」去理解,而非單單的弱點。每一個特性,有其強項,也有弱項。我經常跟被診斷有ADHD的孩子說:「你的大腦好厲害,就像超級跑車的快,你的想法快、行動快,這樣很好!」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跟我分享他如何的快快快了,要知道他們就是很難按耐住不說話!然後我也會讓他們知道要改善的地方。「你想要駕駛這輛超級跑車嗎?在能夠成功駕駛這部超跑之前,你需要做甚麼呢?就是考牌了!你要學習駕駛,否則,你的大腦這樣快,很容易就會撞倒人,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開罪了父母、老師、同學,所以,我和治療師哥哥姐姐來幫助你,學會駕駛你的大腦,這部超級跑車!」我得說明,這個比喻不是我自創的,而是在讀書時候看過一本關於ADHD的著作,作者好像是一個精神科醫生,他就是這樣給他的病人解說,書名我已經忘記了,如果大家知道請告訴我!
重點放能力而不是個人
「你有ADHD」(或其他特性亦然)這句說話,重點放在「個人」,是個人的「問題」,孩子根本無力改善,你跟他說專心,他可能隨時回應你一句:「我就是有ADHD,專心不了啦!」但如果用上面的解說,重點就是「學會操作大腦」,這就是能力、方法問題,我們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處理,這個方法沒有效果?我們轉另一個方法!這個想法讓孩子(父母亦然!)有希望,明白到自己的大腦很厲害,但要想方法找出「說明書」,了解它的操作方法,對自我形象也沒有太大的缺損,當然孩子也要明白每人都有強、弱項,而不是盲目地認為自己很厲害、很了不起!但同樣地,也不應該單單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過分放大自己的缺點。
因為篇幅有限,這裏只用ADHD作解說。其實這個解說方式,也適用於其他特別需要、性格特質或者行為,有需要的話,歡迎Inbox我交流一下!
文:程衞強(Victor Ching)
香港及英國註冊心理學家、認證靜觀導師,並有多個國際認證專業資格、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及管理學雙碩士學位。曾任本港註冊幼稚園及幼兒學校校監,現時為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並擔任多所大學客席講師工作。Victor活躍於傳媒及社交媒體,曾接受電視、電台、報章及雜誌訪問超過數百次。專頁: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VictorChin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