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康 ︳幼兒痛症可大可小 醫生:痛症或反映身體異樣 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更新時間:23:12 2023-10-27
發佈時間:21:16 2023-10-27

「子女喊痛,父母心痛」,幼兒身體出現痛症,後果可大可小,但往往幼兒表達能力不足,未必能夠準確向父母表達痛症。家長可透過觀察子女的活動能力、行為及食欲等,分辨出孩子身體是否出現痛症問題。

幼兒痛症可以由內、外多種不同因素促成,例如子女不慎跌倒受傷,有機會造成手腳或頭部擦傷、瘀傷,嚴重的更有可能導致骨折等。內在因素則包括幼童感冒時出現的喉嚨痛及肌肉酸痛、腸胃炎期間的腹部疼痛,或者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等,都是本港較常見的幼兒痛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孩子不懂表達 家長要如偵探「查案」

幼兒的語言能力仍在發展階段,當身體出現痛症,未必能夠準確向父母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發揮如同偵探一樣的查案能力,觀察子女生活上的一舉一動,找出可能出現痛症的「蛛絲馬跡」,家長亦可以留意孩子的行為及活動能力,判斷幼兒手腳或關節等是否出現痛症,例如孩子的活動範圍有否縮小、不願意走路、避免運用其中一隻手或腳等。曾有一名九個月大的嬰兒,平日可以靠桌子「借力」站立,一天家人發現他不願意站起來,認為他的行為與平日有異,並有發燒等情況於是帶他求醫,最終發現是細菌性關節炎,可見留意子女一舉一動是非常重要。

年紀尚小的孩子未能表達疼痛位置或感覺,需要家長查問及多觀察。(資料圖片)
年紀尚小的孩子未能表達疼痛位置或感覺,需要家長查問及多觀察。(資料圖片)

另外,孩子食欲正常與否都是「綫索」之一,如果子女的食量在無特殊原因下減少,或者對平日喜愛的食物不感興趣,都值得家長關注,幼兒食欲不振有機會是喉嚨痛、口腔潰瘍或腸胃不適等問題。

痛症或反映身體異樣

輕微痛症,例如喉嚨痛、肚痛等,一般不會為孩子的發育成長帶來影響,症狀通常亦會在數天內慢慢有改善,但如果情況持續,家長就要考慮帶子女求診作詳細檢查。醫生會按病人需要,提供藥物或作出其他針對性的治療。藥物方面,兒童較常使用的退燒藥亦具備止痛功效,可以用於紓緩幼兒痛症。雖然家長都可自行於市面上買到具有止痛效用的退燒藥,但幼兒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建議讓幼兒服用藥物前先諮詢醫生。

給幼兒用藥前,最好還是先諮詢醫生,因為每人身體狀況不同,是否用到有關藥物、分量多寡都要小心。(資料圖片)
給幼兒用藥前,最好還是先諮詢醫生,因為每人身體狀況不同,是否用到有關藥物、分量多寡都要小心。(資料圖片)
孩子食欲,是尋求孩子身體是否有異樣的「綫索」之一。(資料圖片)
孩子食欲,是尋求孩子身體是否有異樣的「綫索」之一。(資料圖片)

醫生除了會根據孩子痛症的症狀處方藥物及作相應治療外,亦會視乎情況建議幼兒作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痛症根源,例如醫生懷疑幼童持續腹痛可能是由盲腸炎引起,會安排他接受X光、超聲波檢查等確定病因;幼童關節疼痛亦有機會是患上關節炎,關節長期發炎會導致關節及骨變形,此時患者需要接受磁力共振檢查作進一步確定,所以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此簡單。

及早發現痛症 靠家長日常「蒐證」


如果發現子女有痛症問題,除了透過「盤問」子女了解他們身體有沒有感到不適、疼痛外,家長亦可自行紀錄子女疼痛部位及疼痛持續時間等。如果孩子的活動能力轉差,家長更可以拍攝影片紀錄情況,求診時讓醫生參考,以上都是有用的「證據」,協助醫生準確斷症「破案」。不過幼兒痛症的成因各有不同,相應的治療都會有所調整,家長不妨與醫生商討適合子女的治療方案及用藥策略,讓孩子健康成長。

如果孩子的活動能力轉差,家長可以拍攝影片作紀錄,於求診時讓醫生參考。(資料圖片)
如果孩子的活動能力轉差,家長可以拍攝影片作紀錄,於求診時讓醫生參考。(資料圖片)

文:港怡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沈澤安
圖: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按壓這8個穴位可改善記憶力!中醫推介2款學童補腦湯水︳親子健康

相關文章︳中醫拆解鼻敏感成因 3類人勿亂服辛荑花 附4大食療湯水推薦、2種材料煮茶抗敏感

相關文章︳久咳難癒因一個壞習慣 中醫推介夏天吃這種食物養生開胃︳親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