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堂︳小朋友唔肯講嘢點好?言語治療師教5個方法提升孩子說話動機
發佈時間:00:02 2024-01-26
SEN學堂︳很多家長表示在教導社交被動的孩子時無從入手。但若不幫助SEN兒童,孩子可能愈發緊張,遲遲未能表達自己,耽誤了學習日程或計畫;不過如每次都幫孩子表達,又怕反而鼓勵了孩子的被動。在尋求專業治療師協助的同時,家長又可以怎樣調整自己的角色,幫助孩子提升社交動機?
提升孩子說話動機第一點︰嘗試理解
社交被動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而家長的理解正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礎。我們有時會難以理解社交溝通帶給孩子的壓力,正如懂得游泳的人也難以明白不善泳者的困難。但試想像當你學習游泳時,聽到︰「好易㗎喎!」、「點會學唔識呀?」的評語,你會感受到鼓勵還是壓力?
同樣道理,當孩子在社交情景中感到困難時,家長一句無心的說話,如︰「講句早晨有幾難?」、「你喺屋企都識講,點會依家講唔到?」等等,都可能對感到緊張的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要協助孩子紓緩緊張情緒,我們先要肯定其感受,並嘗試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困難。對於一個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孩子,家長若能先給予肯定,如︰「你未認識呢個叔叔,所以打招呼時有啲緊張」,就足以令孩子明白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綫。
提升孩子說話動機第二點︰欣賞孩子的嘗試
社交被動的孩子可能對溝通的其中一些元素,例如維持視綫、走近他人、口語表達等特別敏感,但同時他們亦有較擅長的溝通方法,例如以手勢示意、以繪畫表達、甚至書寫文字。很多時家長期望孩子能以自己認為「恰當」的方式表達,而忘記欣賞孩子的盡力嘗試,浪費了為孩子建立成功感的機會。
試着下一次當孩子輕輕揮手向人道別時,請先回應他們的努力︰「咦,見到你有試吓揮手講bye bye喎!」;孩子在活動中指向物品回答問題時,家長亦應先回應幼兒的表達再給予引導︰「哦,你想要呢個!呢個叫芒果。」這樣做可令孩子感受到表達帶來的正面效果,建立孩子的溝通動機。
提升孩子說話動機第三點︰每日一小步
當孩子開始在不同社交場合中以自己方式投入,漸漸享受與他人一起的活動後,我們可以「每日一小步」的方式,漸漸鼓勵孩子多些主動溝通。
曾接觸過一個中學生,他在學校和在家人面前都不會用說話表達,看到陌生人時更會十分焦慮。我和他第一次見面時,他緊張得一舉一動像機械人般生硬。經過數次治療後,我和他建立了在治療課中能自行選擇活動的上課模式,他亦開始能在紙上畫出「剔」和「交叉」回應簡單問題。接着每一堂,我也嘗試提升溝通的複雜性,當他發現簡單符號未能表達需要時,我從旁示範以書寫簡單文字作進一步表達。起初他只會圈起我寫的字作示意,但在一次我「不小心」寫錯字時,他為了教我正確寫法,在課堂中寫了第一個字;接下來我們在課堂中邀請他班上要好的朋友一起玩文字遊戲,亦開始鼓勵他以書寫方式到小賣部下單。經過半年努力,我終於在一次幫助他溫習默書時,聽到他說出第一個字。
訂立每日一小步目標時,應盡量以實際溝通需要作為孩子的動機,並因應孩子的表現調整目標及作恰當協助。我們亦不應強求每一步都走得順利,只要孩子能在努力後獲得成功經驗,並願意下次再挑戰,便是成功的走向。
提升孩子說話動機第四點︰容許熱身時間
開展一段對話往往是社交被動孩子感到最困難的部分,所以很多時打招呼對孩子來說比回答課堂問題更困難,我們可先給予足夠時間孩子熱身,再以他的方式打招呼。
曾有一個幼稚園生,連對老師和校長說「早晨」時都十分緊張。我們為她制訂了個別化的「打招呼」流程。每天到校後,她可以先自行換鞋,放好書包、交家課後,再找老師打招呼及領取早餐。透過這些小環節熱身後,她明顯變得放鬆,慢慢開始在說早晨時露出笑容,經過一段時間後,她已能在踏入校門時輕輕對老師和校長打招呼。
每個孩子需要的熱身方式和時間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可能在跑跑跳跳後更易放鬆,亦有些孩子需要父母一個擁抱作為熱身。家長可多嘗試安排不同活動流程,觀察孩子的表現。
提升孩子說話動機第五點︰多玩扮演遊戲
扮演遊戲是讓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演練溝通的好方法。家長可以在家中與孩子扮演一些社區情景,例如快餐店用膳、超巿購物、看醫生治病等,從而重複演練不同溝通技巧,增加孩子的信心。當孩子掌握流程後,家長可帶領孩子實地練習,由家長示範在真實情景中與他人溝通,並漸漸加入孩子作協助角色,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實踐所學。
希望家長能掌握以上幾個要點,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互動溝通環境,讓孩子逐步由被動走向主動。
文:保良局幼兒服務言語治療師林錦成
圖: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不應用單一或催谷方式!哈佛大學研究:3個方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SEN學堂︳瑜伽靜觀融入SEN兒童訓練3大好處 助ADHD學童身心發展
SEN學堂︳兒童遊戲治療師何珈燕(Natalie)建議可以幫SEN兒童進行遊戲治療。遊戲治療是近年很常被討論的孩子抒發情緒方法之一,Natalie指透過遊戲,治療師能夠從旁觀察孩子的內心狀況,包括困擾的事情、壓力來源,繼而因應不同情況作出介入,最終的目標是助他們處理內心的困擾,重拾力量去面對未來。
Natalie表示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歡玩具,當SEN兒童進入遊戲治療室,看見大量玩具、遊戲,有助他們在一個沒有壓力、輕鬆的環境狀態下表達自己,因為成人大多數是主動尋求協助,但小朋友則是家長帶他們去見心理學家或治療師,比較被動,某程度上亦會對他們構成壓力,透過遊戲治療便可以讓孩子毋須再額外承受面對陌生環境的壓力,能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更快與治療師建立互信關係,聚焦處理他們心理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