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遊戲教孩子處理情緒 情緒教育版主:「要解決先要接納、擁抱情緒特質」
發佈時間:00:02 2023-09-20
怎樣用合宜方法讓情緒快些過度,亦是兒童從小便需要學習的課題,有別於正經的教材,設面書專頁「Ms Chan Chan情緒教育」版主陳彥君(Louisa)卻用輕鬆、滿有童趣的設計,融入手作製作情緒教育的遊戲和手工資源,供免費下載,冀家長在家透過親子遊戲,鼓勵子女有效表達情緒、感受;她直言不想用「控制」,而是「調適」情緒。「從最根本來看,情緒是不能控制得到 —— 我們可以控制自己不憤怒、恐懼?其實只要我們接納、擁抱這些情緒的特質已經解決了一部分。」
與學生建立關係處理情緒
後有感成為執業心理學家競爭太大,正為前路躊躇之際,毅然往柬埔寨山區的小學義教,用自己的心理學知識,透過自製簡單的遊戲教當地兒童認識情緒,反應不俗,遂萌生從事兒童情緒教育的念頭。2020年初返港後開設面書專頁推廣情緒教育,現時於精神病康復者志願機構工作的她,還為一所小學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做屬於「預防性」的情緒教育工作,還不時在網上舉辦相關免費課程,至今教過逾千名不同年齡的兒童。「我也有跟學校講,自己並非註冊心理學家,但校方想我與學生用遊戲的方式學習 —— 我不是做治療。心理學家有治療目標,反而我是與學生建立關係,輕鬆學習氛圍下,令他們不知不覺中學會處理情緒的方式、知識……只要那刻大家都開心,能學到知識是bonus。」
我們不是機械人,會有好、壞情緒,怎樣與壞情緒共存,學習度過不開心、憤怒的時間?
曾有ADHD小學生跟她說:「我不用控制情緒,只要食藥便可以。」她希望學生學習表達情緒,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衝動行為。「其實當復常重返學校,學生的秩序、聽指令能力弱了……整體會見到他們『易忟』。特別叫他們聽完一個步驟才做另一個,要依指示,很明顯見到他們不耐煩。」
情緒教育三部曲
她設計的遊戲,分別教導兒童由辨識、表達至調適情緒,單一情緒如快樂、憤怒已可透過這三個步驟深化。「有些小朋友特別容易感到焦慮,尤其是復常返學後,會擔心測驗、考試、和其他同學相處等,我會再用此情緒與學生深入認識。」學校沒有一課「情緒」,而孩子的情緒教育,從認識不同情緒的詞彙開始。「正面、負面情緒,除了開心不開心,當中還可以細分不同情緒:嬲、愧疚、焦慮……愈多細緻的形容,與人溝通更有用,可以準確表達個人感受 —— 現在的小朋友,很多只會講開心、不開心,明顯是憤怒、害怕都只會用『不開心』形容。」她舉例說,小朋友覺尷尬,或者「惱羞成怒」已經是兩種不同情況下有的情緒,不少孩子只懂形容為不開心。「知道自己不同情緒,可以做的已經很不同,如憤怒,便想方式令自己冷靜;尷尬?可以離開一會,或(對旁人)解釋原因。其實很多方式可以處理 —— 如果混淆了所有情緒,處理方法未必對症下藥。如果早認識情緒,學會調適,是不會一下子去到很嚴重的狀況。」
人生路漫漫長,際遇總有高低起伏,伴隨不同情緒,陳彥君認為沒有人一世都感開心、沒有挫折。「我教的不過是幾堂課,總不夠小朋友一世應用,現在先在心裏栽種一粒種子而已,知道情緒可以表達、調適。」就算家長亦未必知道自己的情緒臨界點,因而面對親子關係用上不恰當溝通。
像孩子不做家務,家長用上「你又唔做?你又咁懶?你成世都係咁懶」等形容,每每令孩子聽罷更不開心。「家長又不斷『翻舊帳』重複這些說話,對方一定不服氣……其實,你只要用非暴力溝通,像『我見到你未做功課,覺得不開心,又有點嬲,點解呢?我希望你可以做功課』,只要重組語句,換另一種溝通方式,用上『情緒教育三部曲』,小朋友很自然會做。」好好學習溝通,由認識情緒開始,就是改善親子關係的一課:縱然小朋友遇上任何挫折,既懂得調適自己情緒,更重要是肯與父母坦白 —— 有些悲劇可防範於未燃。
同樣要關注家長情緒
小model Dorothy曾參與Louisa有份籌辦的實體繪本情緒教育活動及免費網上活動,對各式表達情緒遊戲並不陌生。將升讀二年級的她,原本拍攝時笑容滿面,然而,當其母Sandra提起當天派成績表事宜,小人兒面色一沉,即蜷伏在媽媽懷抱;Sandra坦言低估了女兒由屋村幼稚園升讀傳統名校的學習環境轉變,特別是疫情期間,小朋友連網堂也較少。「像寫字,要快又要靚,小一的確未掌握,還要做功課要快,未拿捏得好。」為加強學術基礎,完成功課後還有補充練習等,Dorothy開始有反抗情緒。「做做吓功課嗌不想做,開始喊……她開始跟我講『媽咪,你只可以做功課時鬧,其他時間不可以再鬧!』,其實,她情緒波動,冷靜不到連計數都做不到。」甚至會躲進洗手間十多分鐘,令Sandra有意識要處理其情緒問題。「開始心平氣和,要調整做功課的策略。Ms Chan Chan教她情緒管理,像她喜歡繪畫便由她;開始減少做練習,停下來繪畫、做手作……她慢慢平靜。其實,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讀書要努力。」
家長不能改變在校學術文化,惟孩子心情可由家長協助調適。「現在每25分鐘便停一停,我們傾偈休息下,令她的集中力好些少。」不過,她坦言孩子的表現如何,家長同樣要面對校方,不無壓力。「是要先調整自己的情緒才可應付。」
文:羅惠儀
圖:蘇正謙、何健勇、羅惠儀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提供:Innovator Farm(陳彥君訪問)
相關文章︳給兒童好好上一課情緒教育 「先處理心情 後處理事情」︳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每日靜觀十分鐘訓練腦部情緒管理 學校靜觀課培養學生正念︳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