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K2「知啲唔知啲」最啱以「懷孕體驗」 認識自己 幼稚園教了解身體到生命教育

更新時間:02:38 2024-01-15
發佈時間:02:38 2024-01-15

性教育︳本地老師講解性知識只會水過鴨背?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何福堂幼稚園/幼兒園由K1至K3皆會以螺旋式進行八大單元課程的教學,而在主題「認識自己」中,K2設有「懷孕體驗」 活動,所有同學都會綁着小布包當作「孕肚」一整天,體驗「懷孕」之苦。

性教育起步 讓幼兒認識自己

於學前階段,陳鳳嫻校長明言毋須講解箇中細節,畢竟K1約三歲的幼兒連男女性徵也未懂分辨,但當他們上幼稚園就會發現:原來男女是要分開上洗手間!並開始疑惑「為何男生不能進女廁呢?」,正是這兩性觀念萌芽階段,就要教導幼兒認識自己。「所以K1會着重教導認識五官四肢、男女特徵、身體結構,而K2的孩子了解身體結構後,也看過不少繪本,往往好奇『我從哪裏來?』,加上部分K2生開始有弟妹,目睹過媽媽懷孕的樣子,懵懂地知道自己是從媽媽的身體來的。」

(由左至右)陳燕蓁老師、張楚芬主任、陳鳳嫻校長及呂君美主任。(攝:劉佩樺)
(由左至右)陳燕蓁老師、張楚芬主任、陳鳳嫻校長及呂君美主任。(攝:劉佩樺)

陳校長不諱言現今的孩子早熟,加上社會風氣等外在因素,令幼稚園參考過護苗基金等專業團體的資訊後,全校同工於規劃課程時都同意,在K2這個「知啲唔知啲」時期加入性教育元素會比較合適。「畢竟不能再說『從石頭或雞蛋爆出來』了,孩子走在街上都碰見孕婦,會知道『媽媽負責生BB』,趁此之際讓他們從內至外了解身體,進而帶到性教育層面,最後及至生命教育,就是整套『認識自己』的課程理念。」

男生往往表現更興奮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男生往往表現更興奮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對「孕肚」持兩極反應

「懷孕體驗」的出現,正為滿足幼兒的好奇心,陳校長說:「同學平日已愛玩家庭遊戲,都會自行塞個小枕頭扮媽媽,於是想到就讓他們綁着小布包當孕肚吧!在設計課程時,同工們皆認為體驗是不用分男女。」不過陳燕蓁老師也說,開始活動時部分男生會有點扭擰,然而經過老師們的耐心解釋,他們都投入非常。「經歷了一整天的體驗,部分同學會表示好熱好辛苦,坐不能企也見累贅,有些同學則對『孕肚』呵護備致,就算放學也想帶着『孕肚』離去。」兩極的反應,重點是過程,連男生都感受過「懷孕」,便理解媽媽十月懷胎所承受的辛勞。「從體驗中學懂關懷、體察別人,便可進一步帶出生命教育中的『延續』,施行適當的性教育。」陳校長說。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不舒服就要拒絕


要向孩子進行性教育,家校合作便事半功倍,「懷孕體驗」一直得到家長的正面回應。張楚芬主任說:「即使是男生的家長都甚少反對,媽媽們更是支持,會主動來幫忙替孩子穿戴布包。」陳校長補充:「學期初的家長會,我會預告K2有這個活動,希望家長明白藉着『懷孕體驗』這件事,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出生,原來生命的來臨絕不容易,挺着『孕肚』連茶點也吃不下,幼兒懂得生命之寶貴,自能尊重自己及他人的身體,這既是同理心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從而便可進行保護身體這個單元。」從認識五官四肢及「懷孕體驗」後,幼兒已掌握身體的界綫,甚麼部位不可胡亂讓人觸碰,也自然理解甚麼行為會令自己不舒服甚至討厭,一旦他人的行為令自己不舒服,又可以有何反應等。「參考了護苗基金的資料,教導幼兒『保護自己三部曲』:1. Say no 2. 逃走 3. 告訴信任的人。這三部曲讓他們理解凡事可以say no,一個擁抱、一句說話,只要感到不舒服就要拒絕,若然進一步感到不安更要逃走,然後找信任的人幫忙。」

男與女的身體都有不可觸摸的界綫,幼兒也應學懂。(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男與女的身體都有不可觸摸的界綫,幼兒也應學懂。(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然而,幼兒的記憶力短暫,所以幼稚園會利用多種方法,讓他們消化、理解,以及牢牢記住訊息。呂君美主任說:「多年來嘗試過Rap、拍短片、設計海報、創作口號、兒歌等,然後讓他們向K1的弟弟妹妹、家長宣傳所學,創作過程讓幼兒主導,只要活動讓他們感到趣味性,性知識自然會入腦。」

護苗基金曾到幼稚園舉辦工作坊,同時傳授老師教導性教育時的技巧。(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護苗基金曾到幼稚園舉辦工作坊,同時傳授老師教導性教育時的技巧。(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2生學有所成,會自製宣傳品教導K1弟妹,場面有趣。(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2生學有所成,會自製宣傳品教導K1弟妹,場面有趣。(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繪本輔助 生動活潑


要讓幼兒理解性知識,生動活潑的繪本也是一個媒介,不過,本地有關性知識的繪本非常少,反而台灣在這方面有多樣的繪本出版,以輕鬆手法表達, 生動活潑,幼兒會易於理解及消化。
 

點擊圖片瀏覽推薦繪本: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舊巴學校重生︳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有茶餐廳?退役巴重塑香港歷史本土文化

相關文章︳舊巴學校重生│路德會聖十架學校實現STEAM芬蘭教育夢、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變閱讀天地

 相關文章︳舊巴學校重生│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九巴車廂變「美術巴」 跨學科使用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