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教出優秀的孩子 「REST」+「5C」教養策略正向教養培育自信孩子︳林秋霞專欄
發佈時間:17:56 2024-12-07
如果要選取一份非物質的禮物送給孩子,相信不少老師及家長會選取一些美善的生命品德,當中「自信」可能是位列首幾位的不二之選。甚麼是「自信」?「自信」是個人給予自己的正面評價,相信自己優秀,能做到想做的事,構成看重自己、相信自己的自我概念。
別打擊孩子自信
對自己充滿自信的孩子,懂得肯定自己的價值和長處,且不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限制與不足,他們通常都會勇於面對挑戰,迎難而上,得以在急劇改變的年代下,成為優秀及幸福的新世代。美國著名成長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Carl Pickhardt)認為,缺乏信心的孩子,將不願嘗試新事物或迎接挑戰,因他們怕失敗或擔心令他人失望,因此「信心的敵人是沮喪和恐懼」。
「別傻了」、「你做不到」、「表現還不夠好」……最打擊孩子自信心的人,往往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諸如家人、老師、朋友等。我們怎樣做才能有意識及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信,並且避免在不經不覺間摧毀孩子的自信?
師長如何對待孩子 孩子如何認識自己
你期待孩子從小學階段,便開始看重自己、相信自己嗎?
你覺得父母在培育子女自信的過程中,擔當甚麼角色?
你認為哪些教養策略,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孩的自信?
「自體心理學」(Self-Psychology)創始人柯特(Kohut)指出,人們會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行為來認識自己。一個人的自我發展,在早期經驗需有個「自體客體」(能夠滿足於自體需求的客體,指照顧者)來互動,協助個人成長。自體客體提供照顧,孩子將撫慰功能內化,繼而整合「與自己的關係(自戀到獨立)」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信任與回饋)」,才能成為成熟的人。
簡言之,如果自體客體(照顧者)總是缺席或不斷挫敗他,例如父母常嘮唸、批評孩子,孩子很可能會放棄嘗試,並在情感不滿足下出現離軌行為。故此,孩子生命裏要有「成熟的大人」,成熟地回應需求,陪伴成長,欣賞及鼓勵自己。可見,童年遇到的好大人,會是一輩子的養分。
「REST」教養策略 培育自信的孩子
世界經濟論壇(WEF)提出「21世紀人才必備的五個關鍵能力」: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溝通協作力、全球議題解決力、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力,以及快速適應變動力。面對劇變的未來,建立孩子對未來的希望感,以及儲備一己應對未來的信心,實在刻不容緩。
我們機構原創了「REST」的教養策略,主張「適當放手但不放羊」的原則,透過認識及理解孩子的成長需要及心理狀況,促使師長與孩子建立積極、和諧及美好的互動關係,得以溫暖及有效地培育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及相信未來的新世代人才。
點擊圖片瀏覽「REST」教養策略:
另外,「5C」的教養策略也有助孩子成為「我選擇」、「我享受」、「我能夠」的優秀人才:
點擊圖片瀏覽「5C」教養策略:
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人
一個「優秀」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 《用生命影響生命》,或許能讓我們初探一個「優秀」的人,是怎麼的模樣:
「請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深信「優秀是教出來的」,因此為小一學生舉辦了一個名為「優秀豬豬大聯盟」的親子生命教育日,從而帶出核心的生命信息 —— 「去愛,去勇敢,去盡你所能,成為你理想中的優秀。」透過多媒體教學、敘事及對話互動、實踐體驗等多元活動,以正向教育及生命教育為焦點內容,在認知、情感、行動三方面,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擴闊孩子的視野及眼光,自主地定義何謂「優秀」的人,並向著自己所想望的「優秀」出發,成為自信勇敢、尊重他人,優秀又幸福的新一代人才。
優秀是怎樣教出來的?
教出「優秀」孩子建議應做的十件事:提供安全感、培育同理心、引導情緒管理、鼓勵閱讀與思考、勉勵自主決策、激發探索與創新、重視過程而非結果、支持持續學習、建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健康的人際關係。
麥太對麥兜說:「全世界不信你,我都會信你;全世界不愛你,我都會愛你。我愛你愛到心肝裏,我信你信到腳趾頭。」不止是去教好的孩子,還要去教好孩子。共勉。
林秋霞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失敗教育」發起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教育學院畢業後,踏上教育路途,自此愛上孩子,相信教育。後來發現世界很大很美麗,教育其實可以很好玩,於是外出闖蕩,與不同學校及單位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記住「3個字」陪孩子生命同行!教育專家:「你認可一個人多少,他就能成長多少」
相關文章︳香港親子衝突較穗澳台高!「加減乘除」幸福法 培養孩子成幸福的人促進親子關係︳正向教育
相關文章︳《年少日記》值得反思場口︳善意與溫柔同行 學生的「無力感」與「希望感」︳林秋霞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