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吵架對小朋友的影響 孩子因父母吵架而擔心爸媽可做這4點︳兒童遊戲治療
發佈時間:14:04 2024-12-17 HKT

夫妻之間少不免有爭吵,但爭吵會對小朋友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有研究指家中父母
的一舉一動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成長及其價值觀。而父母吵架不論對任何年齡階段的小孩都會有影響,於孩子嬰幼兒期,因吵架導致聲浪突然劇變,成為噪音令幼兒感到不安,缺乏安全感。幼兒只能以哭泣替代不安,從而影響睡眠和情緖。
兩歲後會模仿父母言行舉止
進入兩歲時,小朋友已能用眼睛觀察世界,也會模仿父母的對話語氣以至動作。如果父母經常吵鬧,小朋友也會跟隨學習那不穩的情緒,如罵人的方式、暴躁的情緒和生氣時怎樣用不當的行為,互相指責,小朋友都會一一學過來。
三至六歲的小孩或會因父母常常吵架,平常與人相處可能顯得膽怯,不懂得與人溝通,難投入大眾,將自己比下去。如父母吵架時將言語暴力延展到小朋友身上,他們的性格也可能會變得孤僻,又或是情緒容易激動,與人相處也時作出言語攻擊,導致社交出現問題。
變得暴躁 感情冷漠
孩子到了自我意識發展時期,會因父母的衝突而出現焦慮及各種情緒行為問題。如父母離異,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小孩,他們因父母的離異而被迫作出選擇;如發生家庭暴力,對兒童傷害就更大了。即使父母之間不動手、不吵架,但不時冷戰、關係不好,也會令孩子在情感、行為等方面增加負面風險,影響一生,甚至婚姻也有機會如父母般多爭拗。而如果父母有加以傷害小朋友,那種心理上和肉體上的傷害,更非筆墨所能形容。
長期在高壓的家庭環境生活,小朋友思想也會因此而扭曲,對人的信任程度也隨之降低,孩子情緒可能變得暴躁,感情變得冷漠等。而且容易有不當行為,如加入非法社團,作出校園欺凌或更嚴重的犯罪行為。研究顯示,男孩和女孩對父母吵架的反應有所不同。女孩可能在情感方面所受的影響更大,把不快藏在心裏,影響社交,不易與人相處;男孩則表現在行為方面,例如作出一些攻擊行為。

孩子因父母吵架而擔心 家長可做這4點
吵架是每個家庭的日常,不能避免,父母作為小孩的鏡子,應該貫徹地告知小朋友怎樣處理吵架。即使雙方意見不一,亦應設下一個限度是大家也不能觸碰的,例如語氣變得粗暴、有肢體碰撞等都是不能接受的。

吵架完了,要當着小朋友面前和好如初,告知小孩,父母的吵架不會因此而令關係改變,同時表達對小孩仍然愛護,解釋吵架的原因,以及作出了甚麼解決方法。如小朋友仍然有擔心,應先:
- 安撫受驚的孩子,鼓勵他們把當時的感受說出來,例於害怕甚麼。
- 用肢體語言,如擁抱,讓孩子安心。
- 在孩子面前和好時,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經過去,並告知父母吵架的原因跟他無關,不要讓他認為是自己不好。
- 父母最好用適當的方式跟孩子解釋爭吵的原因,以及有何解決辦法。
如果父母能夠成功化解爭執,孩子亦能從中學到經驗,對將來如何處理自己在家內外的情感也會有好處。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相關文章︳學生3大壓力來源 家長宜留心這個危險警號!教孩子清空情緒紓壓︳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小朋友腦仔究竟諗乜?別常怪孩子反叛、曳 家長宜換位思考多聆聽︳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小朋友說話太多了!先別罵 家長應從3方面理解孩子多言原因︳兒童遊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