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校網華德學校3尖子 每日上網學一金句、一種溫習法加深記憶︳尖子專訪
發佈時間:17:18 2025-02-17 HKT

尖子專訪︳九龍城區41校網傳統名校林立,向來深受家長追捧。位於該校網的華德學校不止着重學業成績,還特別安排外籍英語老師遊走校園,以及提供各式各樣的課外興趣班。甫踏入校園,便已聽到同學們自然流暢地用英語交談,英語氛圍濃厚。是次受訪的三位同學,學業成績固然優異,同時有不同的興趣,如中英文辯論、管弦樂團、街舞等,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同時兼顧學業與興趣的秘訣吧!
與華德學校3尖子對談
SP:親子王
每日溫習 減少試前壓力
SP : 你們現時有參加哪些課外活動?如何安排放學後及假期的時間?
陳彥熹 : 3點15分放學,坐港鐵返到屋企大約四點,然後我會用一至兩小時做功課,之後再用30分觀看跳舞的影片和英文書,因為正在學跳舞而且非常熱愛。食飯前餘下的時間會休息或練30分鐘鋼琴(剛考完五級,開始練習六級的歌和樂理),八點食飯,然後溫一會兒書,九點半左右便睡覺。
陳思齊 : 英文話劇、爵士舞⋯⋯每天差不多六點才抵家,所以我會用小息、午飯的時間先完成一半功課,回家後再用大約一至兩小時便能做完所有。通常先做自己較弱的數學,然後常識、英文,最後才做中文。完成功課便食飯,再休息一會兒,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閱讀、聽音樂等。睡前一小時則會用來溫書和預習,通常10點就會睡覺,翌日早上起身再重溫一次,這樣就可以有更深刻的記憶。平日早上六點便要起床,但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從小已經養成習慣。
彭韋正 : 每日放學都有課外活動,包括英文辯論、管弦樂團,回家已經六時多,我會快速換衫、食晚飯,飯後開始做功課,通常做到八時多,然後洗澡上床休息。小息也會把握時間先完成部分功課,這樣晚上就可以快點完成,之後休息一會兒,看書、看電視或跟家人聊天。

SP : 你們每天放學後都會抽一段時間溫書,是嗎?
陳彥熹 : 平日溫多一點,考試前就只需重溫重點,不用從頭開始溫得那麼辛苦。如果太趕也有機會影響身心,繼而影響成績,所以考試前一星期盡量保持放鬆、自然的狀態,把記得的、最好的一面發揮出來。
陳思齊 : 定期溫習有助加深記憶,如果等到考試之前才溫,老師堂上講過的一些重點可能已經忘記了,而「臨急抱佛腳」也會令到自己很匆忙。此外,有時間我也會上網找一些名人金句,每日學一句;或老師堂上提過的佳句、修辭手法都會抄下來。每日溫少少,這樣考試前就可以集中溫習老師講的考試範圍。
彭韋正 : 早些溫習可以避免全部一次過溫,減少壓力,紓緩心情。我每日回到家都會拿當日寫了的筆記重溫一次,看看自己哪裏不明白,以及溫習今日所學,然後評估前一個星期就會開始重溫。第一日中文,第二日英文,第三、四日數學,最後那幾天溫常識,因為常識需要記很多東西,所以會預留多些時間溫習,也是我覺得最難的一科。

「圖像+口訣」溫習法加深記憶
SP : 你認為最有效率的溫習方法是甚麼?
陳彥熹 : 圖像記憶法,例如常識其中一課提到一個人喝醉酒便會意識模糊、腳步不穩,我便將它畫出來,令腦海有這個畫面,更加容易記得。
陳思齊 : 運用口訣記憶法、圖像記憶法,前者以簡單易明為主,有助加強記憶,例如數學有個「比don't是must」,是分數除法入面,問兩數之比。舉例:12比15不用約(don't),12是15的幾分幾就要約(must)。至於後者就令我的記憶有一個畫面,甚至聲音。例如寫落雨的經過時,就會回想上次落雨時經歷了甚麼,將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寫出來,令我寫出來的作文更加生動有趣,所以平日也會多觀察身邊的事物。
彭韋正 : 爸爸會用一些比較輕鬆有趣的方法幫我記某些定義或解釋,例如非洲好熱,就會畫隻小鳥在太陽(熱)下飛(非),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SP : 三人都有提及圖像記憶法,可否分享更多?
陳彥熹 : 這方法有助培養對需要溫習課題的興趣,當想起圖像,自然就會對定義、解釋和答案有更深的印象。
陳思齊 : 能夠更有畫面、聲音,更易溫入腦、記得更耐,例如我現在畫一輛車,就會記得車字點寫。
彭韋正 : 不用死記硬背,如果範圍很多,配合畫面來記,就不用溫得那麽辛苦。
陳彥熹:熱衷向高難度挑戰
彥熹最喜歡向高難度挑戰,小時候學打鼓,卻有感只有四個位可以打,不夠挑戰性,轉而學習鋼琴;還參與奧數、籃球、街舞等不同範疇的活動。「父母在選擇課外活動方面給予我很大自由度,各項興趣也是我紓緩學習壓力的方法,當考試、溫書很大壓力,也會跳下舞、跑下步。」

SP : 學奧數如何助你提升數學成績?
陳彥熹 : 學奧數好有挑戰性, 例如2 0 2 0 2 0 2 0 × 3 再減20202020,真的很難呢!雖然當初是老師推薦我入奧數班,但試過之後覺得好好玩便繼續學下去。而且覺得學校的數學課程簡單了,如果同學有數學問題請教我,我也能解答。(最喜歡數學科哪個課題?)最鍾意algebra,即有x、有y,解方程,而x和y是一個未知數,比其他數學課題更具挑戰性,符合我喜歡向高難度挑戰的性格。相比之下,涉及圖形的數學題對我來說會比較弱,如面積、周界。
SP : 最喜歡哪項課外活動?
陳彥熹 : 跳舞!(突然之間變得興奮,手舞足蹈)。未學之前在YouTube看到別人跳舞的片,覺得好型,真正接觸下來才發覺比想像中難,每個動作都要研究至少半年至一年,當成功的時候又很有滿足感、很開心。(你覺得哪個跳舞動作最難?)Air Flare,要單手在地下倒立,還要不停轉手,現在練了一個月,但導師說起碼要一至兩年才學成這個動作,加上現在的手部仍不太夠力支撐自己身體,希望長大一點、升上中學時能夠做到。(每個動作都要花長時間練習,曾否想放棄?)不會,跳舞真的好好玩,失敗大不了再試過。

陳思齊:愛文字的乖女孩
最喜歡中文的思齊表示因現在任教的中文老師會用比較輕鬆的方法授課,如邀請同學朗讀課文,提高互動性和參與度,令她覺得比較容易和有趣,也是成績比較好的一科。「長大後最想做老師,將所學傳授給他人。特別想教中文科,把我中文老師現時用的方式套用在不同小朋友身上,讓每個小朋友都愛上中文。」

SP : 學習中文的心得?
陳思齊 : 專心上課,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立即問老師,避免將不明的東西越積越多。還要抄筆記,特別是老師不斷重複強調的重點。如果筆記太多,就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回家後再整理一次。當然,多閱讀也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關鍵,如每日閱讀時記下五個新詞彙,我從小一開始就已經這樣做。
SP : 你認為專心上課還是靠自己學習更有效?
陳思齊 : 兩者同樣重要,老師的講解比書本上的知識更深入,更加容易有記憶,這是自學做不到的效果。先預習,然後專心上堂,再溫習。

彭韋正:全能發展的排球少年
作為校內管弦樂及英文辯論隊成員之一的韋正,英文和數學成績皆不俗。他解釋,英文方面主要因為屋企有工人姐姐,每日都會跟她用英文溝通,接觸得多自然熟悉。同時也會看很多中、英文書,豐富自身詞彙量,當中的生字可以用在作文上。加上多閱讀對grammar及閱讀理解都有幫助,考試時更得心應手。至於數學,因媽媽替他報了坊間的數學班,數學班老師會就着學校所學,然後再出一些題目幫他重溫。「透過練習,理解不同題型需要注意的地方,鞏固知識再針對弱點加強訓練。」

SP : 讀書以外,你有甚麼嗜好或興趣?
彭韋正 : 辯論、敲擊樂、合唱團,而合唱團每年都會有話劇表演,我也有參加,一班人一齊玩音樂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還有童軍、排球。當初是看到大熱動漫《排球少年》而認識這項運動,能夠強身健體之餘,還可以紓緩學習壓力,現在有時間也會跟屋企人一起練習排球。
SP : 大個想做甚麼?
彭韋正 : 發明一些能幫助殘疾人士的器材,如發聲導航、盲人拐杖,可以引領失明人士前往目的地,因為看過一個時事節目,當中很多個案如失明人士、獨居老人都很傷感,原來一些我們習以為常、輕而易舉的事,對他們來說已是非常困難,希望自己有能力幫助他們。

文:林詩敏
圖:李沃濤
相關文章︳跟3位德田李兆強尖子「學習」忌死操爛背、最緊要做「時間管理達人」︳尖子專訪
相關文章︳「4C」教育裝備學生 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麥志豪:「比起學習,全人發展更重要」 附面試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