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極唔聽點搞?解構小學生10大行為問題 專訪先天手缺失協會家庭︳《親子王》新一期精選內容
發佈時間:15:25 2025-02-06 HKT
家長們不時抱怨子女有行為問題,不論是剛剛升上小一的學生,抑或步入青春期的小六學生,都有不同情況,令家長、老師頭痛不已。要改善小朋友的行為問題,要由根本做起,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小學是培養及塑造學生品德、性格的重要時刻,陪伴學生成長的小學校長,會為大家剖析小學生的行為問題,並為家長提供小錦囊,讓家長管教子女時更得心應手。
家長要知凡事必有因 宜「見招拆招」
小一至小六的學生,是一個由不懂世事至慢慢了解學校、社會運作的成長階段,伴隨而來的是不同的行為問題,綜合家長、老師及校長的意見,小學生行為問題可分為以下4種:
小學生行為問題1. 亂發脾氣
小學生容易情緒波動發脾氣,另一邊廂,每個小朋友都有其需求,也有可能是身體感覺的需求,假如小朋友的需求未被滿足,就容易衍生情緒行為問題,轉化為發脾氣。
改善小學生行為問題方法:
每個人都有情緒,小朋友也不例外,偶爾發脾氣是宣洩情緒的表現,家長應讓小朋友知道,發脾氣、「掟嘢」或動手打人,都是不能夠接受的行為。當小朋友發脾氣時,家長應先令他們的情緒冷靜下來;若孩子想出手打人,家長應告訴孩子:「我們不要傷害對方。」建議小朋友嘗試動動雙手或原地跳,令他們轉移視線,打消念頭。
小學生行為問題2. 唔輸得
好勝、唔輸得,可說是小朋友的必經階段,每逢玩遊戲、下棋、參與運動或比賽,某些小朋友落敗後就會垂頭喪氣,甚至大哭、發脾氣或拒絕再玩,某程度上是因為小朋友的自我控制能力未成熟,自尊心仍在發展階段,因而會想「贏」,從而得到別人的讚賞,提升自我形象及自信心。
改善小學生行為問題方法:
想小朋友學會「輸得起」,家長宜給予他們誠實評價,例如小朋友賽跑輸了,父母可以問他:「今日係咪好緊張?下次跑步前先熱身,平日多練習,一定會表現得更好。」
想知其餘兩種小學生行為問題種類與改善方法,與大埔舊墟公立學校校長張麗珠的分析與三招改善行為問題建議,可留意最新一期《親子王》實體書封面故事內容。
兒子患先天手缺失 成立協會支援同路人創辦人Edwina:「Let our special hands shine!」
對於孩子帶着缺陷來到這個世上,父母除了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更要擔心他們長大後能否獨自生活和正常融入社會,而這亦是「牽手同行協會」創辦人Edwina和Kevin曾經的擔心。兩人育有一子皓軒,在懷孕產檢初期已發現胎兒的手指有缺失,然而夫婦倆決意付出加倍的愛陪伴兒子成長,12年過去,皓軒早已超出父母對他的期望,在高爾夫球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一家三口更以自身經歷,勉勵及協助一眾同路人。想睇更多關於創辦人Edwina和Kevin與皓軒的分享,可留意最新一期《親子王》實體書人物專訪內容。
上海親子好去處 5大推介
除了到日、韓賞櫻,去上海遊覽玩樂也是個不錯選擇,機程只是短短兩個多小時,也可選乘高鐵直達,便可遊玩浦東的迪士尼樂園、野生動物園和海昌海洋公園等大型景點,還可到浦西的賞櫻熱點上海植物園,新鮮感滿滿,玩足一星期也絕無難度!最新一期《親子王》實體書將有各上海親子好去處景點的詳細介紹,還有前往方法等實用資料,即刻plan定下個親子假期,去探索上海這個新鮮好玩的親子好去處。
想了解更多「封面故事」、本期的其他升學教養內容及假日有何親子好玩推介,即掃描《親子王》網頁(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親子)參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