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顧住院特殊病童 拋金幣/撈金魚不特殊遊戲助孩子獲生活經歷︳SEN學堂

更新時間:16:30 2025-02-18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02-18 HKT

公眾對特殊需要兒童的印象大都停留在自閉症、注意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言語障礙、特殊學習困難或智力障礙,殊不知另有一群特殊兒童需要照顧,所指的就是一些患上嚴重疾病而需要長期住院的病童。這次正想擴闊大家的視野,讓更多人認識這一群小朋友在限制多多的情況下,如何玩遊戲,滿足成長需要。

受住院限制的一群特殊病童

由於患病關係,這一群小朋友需要長期住院,有一些自出生起已住在病房,未曾有一天離開醫院,也從沒機會接觸醫院外的人、事和物。有小朋友受身體狀況所限,如需要使用醫療儀器、卧床、使用輪椅、四肢無法活動,因而也無法在病房內自行走動。我們相信每一位兒童都需要遊戲,這一群小朋友也不例外。礙於生病住院的限制而缺乏成長體驗,我們更要提供遊戲,讓小朋友們獲得生活經歷和成長刺激。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尋常遊戲 多樣玩法

針對這一群小朋友身處的醫院環境,又各有不同的醫療需要,便由服務病童的醫院遊戲師來為這群小朋友安排遊戲。因應小朋友的能力和興趣,醫院遊戲師會度身訂造形形色色的專屬遊戲,就算一個尋常的簡單遊戲也能變出多樣的玩法,絕對沒有玩不到的可能。例如為了讓肢體殘障、長期卧床的小朋友享受玩飛行棋的樂趣,醫院遊戲師便把棋盤夾在卡紙上,讓棋盤直立,以躺着也能看到的角度搬到病童的床前,而棋子則用萬用貼穩妥地貼在棋盤上。小朋友透過玩飛行棋,得以體驗不同的感官刺激,包括繽紛鮮艷的色彩、骰子表面的凹凸坑紋,還可以數數字、認識單雙數和掌握遊戲規則 ,與醫院遊戲師互動交流。

身穿橙色制服的醫院遊戲師,帶領義工們為長期住院病童舉辦主題遊戲活動。(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身穿橙色制服的醫院遊戲師,帶領義工們為長期住院病童舉辦主題遊戲活動。(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按能力喜好設計 樂在其中

雖然玩同一個遊戲,但每位小朋友的手部活動能力各有不同,有些可以用手指控制骰子,有些需要協助搖動骰子,醫院遊戲師會了解每位小朋友的能力狀況,以及興趣喜好設計遊戲,不斷想方設法,讓每一位朋友都能夠樂在「棋」中。一位出生就一直住院的三歲小朋友,初次玩飛行棋便表現得非常興奮 ;也有小朋友喜歡觸感遊戲,醫院遊戲師便選用穩定無害、安全衞生兼容易清潔的材料,與病童一起製作水晶彈球,讓小朋友按喜好挑選顏色配搭,把材料搓圓撳扁,由顆粒轉變成固體,玩得不亦樂乎。醫院遊戲師更善用資源,創作「水晶彈球迷宮」新遊戲,以延伸病童的遊戲探索。

只要適當配合,卧病在床的小朋友也可玩飛行棋。(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只要適當配合,卧病在床的小朋友也可玩飛行棋。(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選用穩定無害、安全衞生兼容易清潔的材料,便可讓病童自在玩遊戲。(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選用穩定無害、安全衞生兼容易清潔的材料,便可讓病童自在玩遊戲。(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主題遊戲活動 住院都要玩

為了豐富小朋友的成長經歷,醫院遊戲師會定期以不同主題設計遊戲,將五感融入遊戲中。過往便曾舉辦嘉年華會,讓不同能力的小朋友都可以玩得到,由簡單的貼貼紙,到運用肢體動作的拋金幣、撈金魚遊戲,至光影遊戲,配合悠揚的音樂,歡樂感十足。 為切合嘉年華的場景,醫院遊戲師更帶來爆谷機,令香味瀰漫整個病房,讓病童目睹爆谷一粒一粒地彈跳出來、嗅一嗅爆谷的香氣、摸一摸新鮮出爐的熱辣爆谷。醫院遊戲師也會邀請醫護人員一同參與,以營造人多熱鬧的氣氛。這一群小朋友雖然未必如普通小朋友般,能夠以語言說明意願和喜好,但從眼神和嘴角的微細變動,已可察覺小朋友的滿意反應,清楚表達「住院都要玩 」!

(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江小萍(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江小萍(圖片來源: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文:江小萍   
圖:智樂兒童遊樂協會、PhotoAC

相關文章︳ADHD學童面對學習和社交溝通困難 家長如何陪伴?附7個小錦囊︳SEN學堂

相關文章︳免費兒童遊樂場的共融之路 共建共融遊樂空間7大設施︳SEN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