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參加多少個課外活動?專項定多元發展?從教育角度探討利弊︳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守欄
發佈時間:17:33 2025-04-15 HKT

香港教育競爭激烈,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脫穎而出。課外活動,尤其近年備受重視的體育活動,更成為焦點。小學體育科呈分、香港運動員的國際佳績,以及啟德體育園的落成,都促使家長積極為孩子安排課外活動,期望他們全面發展,提升競爭力。然而,孩子究竟應該專注於一項活動精益求精,還是多元發展廣泛涉獵?
兩個案例:課外活動專注還是多元好?
本文將通過兩個案例,探討專注與多元發展的利弊,並從教育角度提供建議。

案例1:網球少女雯雯的專注之路
雯雯從小展現網球天賦,父母也支持她接受正規訓練和參加比賽。網球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在升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父母希望她繼續深耕網球,朝專業選手方向發展,甚至期望她能憑體育特長升讀大學。

案例2:多元發展的偉成
與雯雯不同,偉成興趣廣泛,父母鼓勵他多嘗試。他的課外活動涵蓋運動、音樂、制服團隊等多個領域。然而,隨着升學臨近,父母開始擔心他缺乏突出專長,影響升學競爭力。
從教育角度分析優劣
專注和多元發展模式各有優劣,關鍵在於根據孩子的個體特質、興趣愛好和家庭資源等因素,選擇最合適的發展路徑。

專注發展:優勢與挑戰
對於像雯雯這樣有天賦和熱情的孩子,專注發展能讓他們在特定領域取得更高成就,培養專注力、毅力和抗壓能力。然而,這需要孩子及早做出選擇,並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需要孩子有毅力,也需要家庭持續支持。家長還需謹慎評估孩子的興趣是否持久,避免因一時熱情而造成資源浪費。

多元嘗試:價值與考量
對於像偉成這樣興趣廣泛的孩子,多元嘗試能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探索不同領域,發現潛能和興趣。多元學習也能培養多方面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然而,多元發展可能導致孩子學習流於表面,缺乏深度,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升學環境中,缺乏突出專長可能影響競爭力。
因此,家長需要在鼓勵多元嘗試的同時,引導孩子逐步聚焦,找到真正熱愛並願意投入的領域,並深入學習發展。

學校的角色:創造多元發展平台
學校應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平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索興趣和潛能。無論孩子選擇專注還是多元,學校都應提供支持和指導,幫助孩子在課外活動中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領導力。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速度、學習方式、興趣愛好和潛能發展各不相同。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不應盲目跟風或攀比,而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
選擇課外活動時,家長應與孩子充分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想法,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意願。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在課外活動中的身心健康和快樂程度,而不是僅僅追求成績和名次。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必急於求成。無論孩子選擇專注於一項活動,還是多元發展,只要他們在過程中獲得了成長和快樂,那就是最好的選擇。讓我們用心陪伴孩子,支持他們追逐夢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
曾任高主教書院校長,任內大幅提昇學校成績至Band 1A,對中小學升學策略素有研究;本身亦是前香港手球代表隊及羽毛球青年軍成員,現任多間學校校董並擔任香港島校長聯會榮譽會員部執委。
相關文章︳學英文︳6招建立親子英語學習環境 心理學家:這階段兒童學語言最易︳許定國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孩子的成功關鍵 4招培養孩子擁有贏在終點的「恆毅力」︳鄭家明校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