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前瞻︱政府經常開支十年飆九成 政界促公務員編制「瘦身」 表現佳才可「跳point」

更新時間:07:00 2025-02-17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2-17 HKT

【財政預算案2025/赤字/公務員】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本年度赤字1000億元以下,已是連續3年出現巨額財赤,陳茂波表明減赤以節流為主,預計庫房「三數年內」回復收支平衡,惟面對經常開支不斷上升、賣地收入大減等因素,能否達標成疑。《星島》前瞻性預算案重點議題,首集先討論公共財政危機。

議員促削政府部門開支5% 去除「肥膏」

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節流逼切性大,政府部門應優先考慮「瘦身」,透過科技幫助及靈活調配人手減省支出,並削減政府部門開支5%,去除「肥膏」;而公務員表現良佳才可獲准「跳point」增薪,提高政府內部工作效益。

財政預算案2025︱儲備比高峰期銳減近半

本港財政儲備歷史最高峰在2019年1月,當時總儲備高達12110億元,該年度最終結餘(至3月31日)亦有11709億元。然而經歷修例風波、新冠疫情等事件,政府推出多輪防疫抗疫基金支援企業,並數次派發消費券。在過去5個財政年度中,有4個年度都錄得赤字。疫後經濟復甦慢,地價收入亦因資產市場不振而大減,政府收入持續受壓。

上個財政年度結束(2024年3月31日)時,庫房總儲備為7346億元,本年度曾跌至去年9月底的最低位5086億元,比澳門總儲備還要低。由於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財年後期收取,截至去年12月底,儲備為6641億元。換言之,政府財政儲備比起最高峰時期銳減45%。

上個財政年度最終赤字為1002億元,陳茂波於去年12月曾預告,本年度財政赤字將達千億元,遠比原先預期的481億元為高,轟動社會各界。他一個月後改稱,預計最終赤字會在「一千億元以下」。但無論是否過千億,兩年之間庫房減少兩千億元,皆非理想數字。

公務員相關開支佔政府總開支逾四分一

庫房緊張與政府經常開支的增長關係密切。《星島》統計政府歷年經常開支,政府預算本年度(2024/25年度)數字為5802億元,與十年前(2014/15年度)相比,本港這段時間內的經常開支增幅達90.17%。

細分政策類別,目前社福、醫療、教育三大範疇,佔政府開支比例最大。對比十年前,本年度社福開支達1362億元,暴升120%;醫療開支達1279億元,升幅達126%;教育開支達1157億元,升幅也達53%。

在政府「經常開支」欄目中,有再細分用途。本年度政府用於「個人薪酬」的開支達996億元,佔總數16%;與員工有關連的開支則為659億元,佔總數11%。換言之單計員工開支,已花掉政府逾1650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逾四分一。政界過往普遍質疑,政府工作效能與薪酬開支不成正比,亦有部分人批評公務員工作因循,是否有必要年年加人工。

政府本年度財赤料「少於一千億。(資料圖片)
政府本年度財赤料「少於一千億。(資料圖片)

陳振英:政府部門「肥膏」多 只削2%開支遠遠不夠

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金融界議員陳振英向《星島》表示,公共財政壓力很大,「商界最清楚應如何做,一間企業盈利減少,增加收入不是短期可做到,一定是先縮減不必要的開支、優化現有資源效率。有一些開支大家可能以往習以為常,都要可省則省,想想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益。」(有關陳振英提高政府收入的倡議,見另稿)

陳振英指,陳茂波曾說來年要求各政府部門縮減經常開支,幅度可能會提高至2%,但他認為仍然不夠,「據我從多方了解,政府各個部門『肥膏』都不少,2%太容易滿足了。」他所屬的議會聯盟G19,倡議要求兩年內各部門縮減5%經常開支。他認為政府絕對有能力在不影響公共服務的前提下,顯著縮減開支,關鍵只在於如何用好公務員隊伍。

公務員不能例牌「跳point」加薪

在上周立法會會議,有多名議員針對公務員增薪點的問題,質疑公務員「做又36,唔做又36」,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亦批評是「機械式加薪」。目前公務員薪級表目前有不同的增薪點,只要未達所屬職級頂薪,每年都可獲自動增薪(俗稱「跳point」)。

陳振英指,完全理解一旦公務員直接減薪,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他質疑的是若公務員表現平庸,不應「例牌」獲准「跳point」,「表現不佳的人要盡快改善否則革職,平庸的則要爭取表現才可獲得加薪,這才有動力鼓勵大家提高效率吧?」一些有參考政府增薪點的公營機構、法定機構,他認為亦需要類似改革,切除編制「肥膏」。

民建聯倡合併諮詢委員會 陳克勤:部分職能過時或有重複

立法會最大黨民建聯亦要求各部門額外削減3%經常開支。黨主席陳克勤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香港財政過往一段時間算穩健,但因疫情、封關等因素,開支大幅增加而收入不足以填補,因此亦認為政府部門有節省人手的空間。

他說總體原則是檢視哪些工作崗位可透過科技減省人手,「以前Excel的出現,都代替了許多會計文書工作的人手。如今AI進步,當然也可以減省政府一些工序,騰出的人手去支援其他部門。」此外,公務員內部亦可以參考政務主任做法,靈活調配於不同部門,「只要不是專業職系,許多基層崗位熟習工作內容並不困難。」他希望政府加快步伐,善用內部人力資源,透過強化公務員工作效益,壓縮整體編制和薪酬開支。

民建聯又建議精簡政府各局旗下諮詢委員會的架構,減輕政府部門工作量及釋放公務員人手資源。陳克勤解釋,政府轄下的諮詢架構數以百計,而每個委員會都需要一名公務員專責跟進,但一些架構可能隨時代變化,功能已大不如前,政府可檢視實際需求,將部分職能合併。被問到具體實例,他認為交由政府思考較為合適,因當局最清楚哪些委員會的重要性已減少。

公務員應減薪?政界擔心影響私人市場

另一熱門議題是公務員應否減薪,政界目前普遍不支持。工聯會議員郭偉强指,明確反對公務員減薪,因公務員和私人市場的工資有對比,且每次調整薪酬幅度時,亦會參考類似工種調整薪金,因此如公務員減薪會影響私人市場。他又指,目前公務員19萬編制中,實際上只用了17萬,已間接節省了一成人手,認為當局應全面檢討職系。

記者: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