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雁雄籲中資加大投資 數特區八件大事:久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了中國香港樣子
發佈時間:19:34 2025-02-14 HKT
![鄭雁雄籲中資加大投資 數特區八件大事:久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了中國香港樣子](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ul/sthl_square/0f538ab7c4d177a6a66d64400185c265/2025-02/0231654684.jpg)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今午(14日)舉辦新春酒會,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形容去年是特別不平凡的一年,讚揚特首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團結凝聚共識,順利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着力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推動香港迎來國安家好、財丁兩旺的可喜局面,「東方之珠」風采依然,「興」的動能更加強勁。他更提到去年發生的八大事件,包括審理黎智英案及「35+案」,以及特區政府着力撥亂反正,認為「久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了中國香港的樣子」。
鄭雁雄:久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了中國香港的樣子
鄭雁雄指,過去一年在港中資企業開拓創新、穩健經營,在香港民生保供、增加就業,促進貿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積極參與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和北部都會區開發兩場經貿盛事,為雙千億的簽約規模貢獻中資企業的力量,以實際行動支持社區建設,彰顯中資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回顧過去,他提到八件大事,包括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填補了歷史空白,是「一國兩制」實踐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誌着香港進一步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為香港實現「由治及興」、保持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其次為辦理國家安全相關的案件,鄭雁雄贊揚特區政府團隊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特別是黎智英案及「35+案」依法公開審理,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標誌性事件,且彰顯司法體系的韌性和香港特區的法治優勢。三是,貫徹三中全會精神,他指是踐行「一國兩制」的鑰匙,其中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突出強調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引領特區前所未有地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是「幹了一件正本清源、開創先河的大事」。
四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重塑治理格局;五是撥亂反正,轉變政治生態,特區管治團隊宣誓踐行愛國、愛黨,司法實踐彰顯法治精神,輿論生態日趨客觀理性,久經磨難的香港終於有了中國香港的樣子。六是依法治港保障社會安寧;七是拼經濟謀發展,增強社會信心;八是務實作為,推動民生問題不斷的解決,增強市民獲得感。
鄭續指,在世界一片亂象中,香港的安寧彌足珍貴,不只是大事、要事一件件的辦好,而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認為香港重奪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榜首等,顯示香港並沒有因為世紀疫情和外部打壓雙重壓力,又或國安立法和治理重塑雙重考驗而產生大的動蕩,認為這是「一國兩制」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有力證明,是特區管制團隊擔當作為的現實寫照,也是在港中資企業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生動體現。
他亦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香港「由治及興」新征程的關鍵一年,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視察澳門時,明確指出要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強調在港中資企業及中企協是建設香港的重要持分者,未來要堅持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全力支持特區,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他提出三大方向,包括要助力香港增強發展動能上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希望中資企業用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持續加大在港投入,不斷優化業務布局,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建設,全力支持香港鞏固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更好發揮香港內聯外通作用,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其次是助力香港維護和諧穩定,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包括主動參與社會事務,切實承擔公共責任,全力回饋香港社會;第三是助力香港保障社會民生上展現更大的擔當作為,希望中資企業繼續在民生保障、創新轉型,造福市民等方面加大投入,積極參與公益慈善,關心關愛青年成長成才。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