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提速發展北都 陳茂波預告再發債:略為提高債務比率仍屬穩健水平

更新時間:11:06 2025-02-16 HKT
發佈時間:11:06 2025-02-16 HKT

【財政預算案2025/北部都會區/發債】財政預算案下周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正逐步廣泛應用,未來更「智慧操作」的產品和服務,讓人期待。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把握科技變革機遇的關鍵,會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他預告會適度增加發債,支持北都發展。

基建發債︱陳茂波:是國際慣常和普遍做法

陳茂波在網誌表示,為抓緊前沿科技迅速發展帶來的機遇,需要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足夠空間及基礎設施,吸引科技企業落戶香港、加大其在港研發或高端製造業務的規模,以蓬勃相關經濟活動。

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將陸續上馬、產業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例如北區醫院擴建、啟德新急症醫院、公營房屋相關土地平整項目等),政府的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

相關新聞:財政預算案2025懶人包|預算案2月26日公佈 削長者2元乘車優惠勢在必行 政界倡公務員減薪凍薪

陳茂波: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

陳茂波指,為了確保這些工程按時推展,早日惠及經濟民生,政府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採用更多元的發展模式以推展相關項目,例如更多的公私營合作、原址換地、試行「片區開發」等。就以「片區開發」模式為例,政府已就北部都會區3個試點向市場邀請意向書,目標是今年下半年起陸續招標。此外,也會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部都會區這個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到制約。

陳茂波續稱,為了推行策略性基建,並讓新增產業用地更快推出,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相較之下,香港現時相關比率僅約9.3%,未來即使略為提高,亦仍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屬於穩健水平。

他重申,發債籌資是用在投資未來,不會用在日常開支,這是政府一直嚴守的財政紀律。隨着部分基建工程逐步落成,未來的發債需求及規模亦會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基建投資所帶動的經濟活動和產業發展,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和稅務收入。而透過發行較長期的債券來支持較長期的工程項目,也能讓現金流年期與工程項目的需要相匹配。

陳茂波指,過往特區政府發行的債券深受環球機構投資者歡迎,同時有助建立更完善的收益率曲線,為其他發行人提供參考基準,推動香港債券市場更蓬勃發展,一舉多得。

相關新聞:北都辦:爭取首兩個片區試點明年下半年招標 有信心財務上可行、不會流標

學者指「一定賣得晒」 幾百億對國際投資者而言數目不算多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發債與否需視乎「究竟邊一件事係重要」,指北都對口的深圳已建地鐵等基建,因此北都及其科技園「都係一定要做」,因此需要發債獲得資金,亦指「一定賣得晒、大家唔使擔心」。他估計,發債的目標應不是本港市民,否則「鎖死香港人啲錢、令自己買唔到樓、買唔到股票」。

莊太量解釋,數百億或一千多億對國際投資者來說金額不算大,主要問題是發債年期,「發短債就話可能5年後要即刻還」,但若發30年的長年期債,相信有很大國際需求。他指發長債能激活本港債市,讓多些交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