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財赤嚴重 政黨倡減非逼切工程 北都供冷系統或暫緩
發佈時間:08:44 2025-02-18 HKT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南下調研,特意進港考察河套香港園區、聽取特區官員介紹北都規劃,反映中央對北都發展的重視和着急。《財政預算案》即將發表,財爺陳茂波亦預告會再發債支持北都發展,以確保項目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况而受到制約。不過千億財赤下,近期就有政黨建議暫緩新發展區的非逼切工程項目。
基本工程每年約900億
陳茂波上月表明要加大財政整合力度,包括按工務工程緩急輕重排序,調整推行時間,但強調北都仍會優先獲投入資源。他前日進一步提出,希望透過市場力量發債融資發展北都。
雖然庫房緊張,但政府多番表明基本工程投資不會減少,未來5年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約900億元。惟財赤之下,政界紛紛獻計節流,包括針對一些非逼切工程項目。民建聯近期提出加強管控工務工程項目開支,押後甚至擱置非逼切工程,黨主席陳克勤以東涌、古洞北及洪水橋三個大型區域供冷系統工程為例,這些項目雖已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130億元撥款,但認為在新發展區貿然花過百億進行工程過於冒進,建議暫緩甚至擱置。
陳克勤向筆者解釋,相關款項雖已批出,但未經使用或招標,或只用了一、兩千萬做前期研究,程序上仍來得及煞停,只需政府內部資源調撥:「錢仍在庫房,如果不運用,130億可作其他用途。」他稱一向跟進環境及能源政策,形容部分項目「幾嘥錢」,希望各方思考有哪些工程沒經濟效益或即時民生影響,優次度較低者應容後進行。他認為這與北都「基建先行」主軸沒矛盾,純粹分清緩急先後。他提到,政府在「基礎建設」方面開支本年度預算達1059億元,屬第四大支出範疇,應思考減少欠逼切性工程,「若節省一成已有百多億元,對庫房幫助很大。」該黨議員劉國勳亦指,供冷系統對新發展區非必要,「並非道路、水電那些核心項目,就算無了都不影響運作」,又指新發展區商業地規模隨時可變動,不宜太早定奪。
有知情者透露,其實政府內部討論壓縮開支時,已同意供冷系統並非優先項目,可暫緩推行,相信政黨也是「順水推舟」提建議。據聞民建聯向當局提出建議時,獲回覆「值得考慮」。環境局指,一直多方面推動節約能源,例如從基建配套着手,在合適的新發展區推展區域供冷系統項目,局方知悉民建聯建議。
理順緩急 方能服眾
建測規園界議員謝偉銓則指,發展基建項目「一炮過」當然慳功工夫,因分期發展有機會推高項目成本,「一條路分兩次起,梗係貴過一次起,始終有通脹」,但以目前財政,要一次過完成所有配套未必符合成本效益,因此需理順緩急先後,例如北都公路新田段便較逼切。
他認為「基建先行」內涵要深化,並非簡單指發展早期階段就要把所有技術細節和配套搞好,而是發展北都要有整盤規劃、分段實施,「有準確時間表,何時用到公路、天橋,以至於商業設施、供冷系統等,都要全盤掌握進度和規劃。」謝偉銓指,這無疑加重政府工作量、要求更高,不易拿捏平衡,但財政資源有限,政府有責任管好項目開支和效益。
新界北議員張欣宇指財赤嚴重下,社會必「睇實」工程開支,政府要爭取支持比以前困難,但認為北都發展在社會已有共識,對香港未來土地、產業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十分重要,因此政府要清楚告訴公眾北都哪些項目是核心基建,須優先發展,方能服眾。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