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特首發聲化危機 煞停的士罷駛鬧劇
發佈時間:08:18 2025-02-20 HKT

為針對白牌車影響生意的問題,的士業界近年已不止一次聲言要發動罷駛,有業界代表日前更明碼實價表示要罷駛5日,引發全城熱論。特首李家超迅即為矛盾定調,重申政府改善的士服務、規管網約車平台、打擊非法白牌車的三大策略,最後成功化解危機,煞停罷駛行動,既避免了一場損害市民利益的風波,亦展示政府願推動改革,不再縱容少數既得利益者,影響民生福祉甚至香港形象。
李家超周二出席行會前見記者,批評任何激烈行動都不得民心,損害市民利益,更可能令事情變質,被別有用心者騎劫議題。特首「不得民心論」一出,罷駛發起人黃羽庭即縮沙稱「從無講過落實罷駛」,至昨日宣布停止行動,並向市民道歉。
政府中人:過去一系列措施 已平衡傳統的士與創新出行服務
本屆政府為改善的士服務質素,引入的士記分制、的士車隊等,而市民對網約車有實際需求也是社會共識,政府正研究立管網約平台保障合法服務,李家超的發言既回應社會對交通服務革新的訴求,亦為業界提供台階,最終罷駛發起人宣布停止罷駛,證明策略奏效。有政府中人指,一系列措施已平衡了傳統的士與創新出行服務之間的利益,也有助於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現代化發展,並為司機創造轉型空間,體現政府敢於改革。
事實上,自從Uber十多年前殺入香港白牌車市場,搶去的士業不少生意,業界一直叫苦連天,惟歷屆政府一直未足夠重視及積極處理,現時政府提出立法等方式,應對的士與網約車並存的現實挑戰,也是積極解難的表現。
受制於歷史因素及特殊環境,本港的士牌屬永久制的私產,的士車主大多只顧牌價上落,司機們對改善自身服務、擁抱新科技亦欠缺積極。
今次罷駛行動草草收場,亦證明社會對改革的士業有強烈共識,的士界不如反躬自省,正視科技革新和市場競爭的大勢。
民建聯議員陳恒鑌指,絕對明白的士業界面對牌價大跌及非法載客的困境,但業界與政府本身溝通渠道仍暢順,激烈行動無助解決問題,肯定是「雙輸」,樂見業界人士放棄罷駛。他指政府已承諾今年內提出立法框架,目前未知下半年立法議程,不確定能否在換屆前完成,但立法框架涉及因素多,包括評估車隊制成效等,網約平台規管亦有大量技術細節需諮詢。他認為政策廣泛影響民生,期望政府今年內完成。
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認為,罷工團體不代表整個的士業界,「搞唔成」是意料之內。針對政府監管大方向,他認為最關鍵是釐清供求關係,以及發出車輛營運牌照的方式,盼政府早日提出具體方案。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