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械人︱臉部細節直逼真人 量產目標一年500個︱有片

更新時間:07:00 2024-05-14
發佈時間:07:00 2024-05-14

近日,遼寧大連一間以「人臉擬真」技術著名的機械人公司內部場景的相關影片釋出後,引起熱議。網上流傳影片可見,工廠內滿是智能機械人成品及半成品,外形酷似真人。相較於一般機械人,這間公司更注重腰部以上的「細節」,機械人說話時不僅會眨眼,唇形也宛如真人說話一般,令不少網友在相關評論區直呼「恐怖」。

據《科創板日報》,影片中的擬真人形機械人,是出自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EX機械人。該公司於2013年7月在遼寧大連市成立,是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主要從事智能擬真人形機械人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據了解,內地約有數十家企業投入人形或擬真機械人研發,相較於其他專注於「人形」機械人的企業,EX機械人將研究重點放在「人臉機械人」上。EX機械人CEO李博陽表示,「在核心技術上,我們比較有特色的是機械人的智能表情,以及機械人的靈巧手;從軟件層面來看,算法上偏情感、感知能力的多模態大模型,還有智能決策,以及語音、表情、動作等類似於人的交互能力。」

目標年內量產逾500個

EX機械人CEO李博陽透露,該公司今(2024)年目標量產超500台仿生人形機械人,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展覽展示、無人零售、兒童教育、老人陪護等,已應用於文化、旅遊、藝術、歷史、教育等領域,「預計今年會有五個科技展館以上的相關訂單,還有一些訂單排到了明後年。每個展館裡約有幾十個至上百個的擬真人形機械人需求。」所以在網上影片中看到的李白、杜甫等古聖先賢人物機械人,相信都是用於展館。

對於外界擔心的「恐怖谷理論」,李博陽認為,這是幾十年前出現的概念,當時機械人可能都沒有幾台,大家感覺恐怖可以理解,「如今,隨著產業、技術等發展,人們的包容度、接受度隨之更高,這也給予了我們更大的發展空間。」

至於機械人在逐步接近「真人」的過程中,李博陽表示,完全用擬真皮膚來覆蓋機械人,在技術上沒有難度,「我們更多展示出來的是身上具有機甲、機械風格的機械人,是希望大家還是以一個機械人的角度出發,可能會更容易包容產品的一些不足之處。」

至於在機械人發展上,業內人士強調,人形機械人的發展目前仍存在一些難題,「機械人大模型行動控制的週期仍太長,無法做到實時反應,需要大量算力支撐。而算法的訓練需要大量機械人真實數據,實際可用於訓練機械人學會執行新任務新技能的高質量數據較為匱乏。」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