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查稅?︱內地報稅APP個人收入增5項目 引發民眾疑慮

更新時間:13:15 2024-06-27
發佈時間:13:15 2024-06-27

內地經濟環境欠佳,令民眾神經緊張,繼「稅務倒查30年」後,近日「個人所得稅」APP,新增「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5項個人所得項目,再次引起民眾疑慮,擔心政府「發窮惡」亂徵稅。官方則澄清,APP新增的項目不會改變匯算清繳方式。

相關新聞:
企業納稅問題遭「倒查30年」? 國稅局否認:是催繳過往年度欠稅

財政部24日發布,今年1至5月,個人所得稅收人民幣60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

內媒近日報道,官方的「個人所得稅」APP更新發,被發現在「收入納稅明細」中,新增了5項個人所得,分別為「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

內地「個人所得稅」APP新增5項目, 引發民眾疑慮。
內地「個人所得稅」APP新增5項目, 引發民眾疑慮。

此前,「個人所得稅」APP的「收入納稅明細」僅展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

上述新增項目,迅即引起民眾在網上的議論和批評。許多人擔心政府因為財政不佳,要向民眾開刀,「誰也跑不掉」;批評當局「小錢查得明明白白」、「想法設法搜刮」、「竭澤而漁」,更有人調侃「大家又開始要喜歡現金交易了」。

官方:不改變匯算清繳方式

投資者則反問,「個稅」APP增加「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那專項扣除額是否應該加上「股票虧損」;「股票虧了100萬,能抵扣多少個稅?」

納稅服務熱線12366客服人員宣稱,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是指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即個人所得稅法中提到的前4項個人所得,「此次新增展示的5項個人所得主要是查詢、展示的作用,並不改變匯算清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