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機︱美國相較中國「四大技術落差」 上海學者:「已試飛五年」或是心理戰

更新時間:14:49 2025-03-26 HKT
發佈時間:14:49 2025-03-26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波音公司獲得研發F-47「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NGAD)合約,計劃用以取代第五代戰機,並預計於未來十年內部署至印太地區。針對中美六代機的實力差距,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張曉東,在「騰訊網」發表評論,逐點分析雙方在研發進度、隱形性能、武器配置與技術理念的異同。

「飛行5年不可能不被人看到」

張曉東指出,美國六代機目前僅完成研發合約簽署,技術研發尚未正式啟動,「美國軍方只是給了波音公司研發合同,研發工作還沒正式開始,路還長著」。相比之下,中國已有兩款六代戰機樣機實現試飛,顯示進度領先。

相關新聞:六代機︱「殲-36」再度在成都公開試飛 三發動機全啟動震撼曝光︱有片

美國國防部公開的六代機圖。
美國國防部公開的六代機圖。

美國空軍先前評估,第六代戰機的研發成本為每架2.5億至3億美元,相當於2-3架F-35戰機。同時也有美媒報導,F-47專案總價值預估超過200億美元。張曉東評論,考慮到美國軍工體系過去在F-35開發過程中的「不斷調整方案與上調價格」的歷史,「這六代機的路還曲折著」。

「這六代機的路還曲折著」

針對特朗普宣稱F-47的實驗版本已秘密試飛近5年,張曉東也質疑其可信度。他表示,美國媒體早在2020年就曾披露過NGAD原型機進行試飛,但該機型後續已被放棄。「波音今年才簽合同,怎麼可能試飛5年了?」他認為特朗普是搞心理戰,「飛行5年不可能不被人看到」。

張曉東進一步指出,中國六代機的配套武器系統已逐步成型,近期就在內蒙古上空成功試射一款射程達1000公里、飛行速度達9馬赫的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可能未來裝備在殲-36戰機上。推測該導彈採用二級推進模式,先以渦噴引擎進入大氣層邊緣,再以高超音速下衝攻擊目標,「即使察覺也跑不了」。張曉東揶揄,相比之下「美國六代機有什麼新型先進導彈,誰也看不到。」

相關新聞:「六代機」試飛?︱專家:有高隱身、高速度、高機動、長航程、大彈量、強攻擊和智能化特點

「鴨翼設計抄中國?」

另一方面,針對F-47採用鴨翼與雙發設計,張曉東指出,這些技術本來就廣泛應用於中國戰機設計,「反而讓中國人可以嘲笑美國在偷設計」。他批評,西方過去長期指責中國戰機抄襲,如今美國六代機設計反過來採用了中國元素,「現在難道美國人不是在抄襲中國鴨翼?他們怎麼解釋?」

他指出,過去中國因發動機技術限制而採用雙發設計,如今技術改善後,雙發反而成為優勢。他以殲-35為例指出,雙發設計比美軍F-35的單發設計,在戰場生存率、任務出勤率上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