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華強北提早「轉陣」 自信產業鏈「快」又「全」無可替代
發佈時間:08:51 2025-04-15 HKT

「我們提早去開拓其他國家的市場了。」中美關稅戰爆發,有「電子第一街」之稱的深圳華強北,商戶普遍淡定,有的商戶因為近年減少做美國市場而暫未受影響。有商戶對中國製造充滿信心,稱「華強北的優勢,從來不止是價格,而是整個電子產業鏈的完備,要甚麼有甚麼,要多少有多少,在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美國工廠需要幾個月,中國幾天就能交貨。
▍中國組 ▍
珠三角30萬企業協作網絡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之一,深圳華強北難免受到貿易戰影響。據內地《證券時報》報道,華強北商戶雖有擔心,但更多是穩定的情緒。在賽格電子市場經營3C配件的老林,正和客戶溝通最新一批藍牙耳機報價,他笑着指了指身後的貨架說:「美國關稅要增加一倍,沒關係,我們的價格還是比他們本土採購低。」
相關新聞:關稅戰|周三起啟動對藥品與半導體國安調查 美媒揭特朗普籌算
商戶相信華強北的「快」與「全」無可替代。一名在華強北曼哈數碼廣場的商戶說:「華強北的電子製造業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強,這是中國供應鏈的巨大優勢。而且我們做批發的,不管最終是加多少稅,都加給採購商,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種「全包式」服務能力,源自華強北背後珠三角30萬間配套企業的協作網絡。「海外的客戶寧願多付關稅也要我們的設計速度,他們本土供應商兩周交貨,我們幾天就做到了。」在華強北做光纖熔接器的銷售人員表示。
商戶2018年後開拓新市場
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商戶提早開拓非美國市場,也令他們的風險減低。「今天埃及的客戶一口氣訂了5萬條數據線。」主營手機配件的陳立(化名)翻着出貨單說,「小品類的市場都是此消彼長,我們這幾年在俄羅斯也賣得挺好。」
相關新聞:關稅戰︱習近平晤越共總書記簽45份合作文件 呼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
「對於我們很多商戶來說,美國市場的影響力和過去2000年、2018年那時候相比,已經截然不同了。」一間做鋼化膜和外殼的批發商坦言,「比如一個蘋果iPad的平板無塵艙鋼化膜批發價10元(人民幣),我們給到貿易商,再轉到東南亞,售價10美元,利潤是非常高的,不賣給北美的話,全球市場其實也很大,不用擔心。」
內地上市的深圳華強集團(SZ000062)上周四發布公告稱,2024年,公司出口業務金額佔收入總額的比例約為2%,且基本上沒有出口至美國的業務,關稅戰對公司經營的直接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