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賴清德倡「脫中入北」所為何事?
更新時間:10:10 2025-04-21 HKT
發佈時間:10:10 2025-04-21 HKT
發佈時間:10:10 2025-04-21 HKT

特朗普發動的全球關稅戰如火如荼,包括也對「盟友」台灣課徵高達32%關稅,島內卻弄出了一個新名詞——「脫中入北」。這個新名詞來自4月9日民進黨中常會,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吳介民獲邀作專題報告,探討關稅戰應對方案,拿出各式各樣的數據圖表,提出台灣產業資本應「脫中入北」。
吳介民並非經濟學家,而是曾經介入香港風暴的政治學者,如今儼然已是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國師」,「脫中入北」當然是「深和朕意」,賴清德馬上大表贊同。顧名思義,「脫中」就是脫離中國,減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入北」,就是轉向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全球北方」。
黃仁勳赴北京表態「服務中國市場」
所謂「全球北方」(發達國家),對應的是「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習近平此次訪問馬來西亞,就呼籲推動「全球南方」,「抵制脫鈎斷鏈、小院高牆和濫徵關稅」。
不過,在現實世界,中國有14億人口,廣闊的市場,連美國都不敢說要和中國脫鈎,晶片巨頭輝達CEO黃仁勳也要跑到北京,表態「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台灣對大陸出口佔總出口的31%,要「脫中」談何容易?
「抗中保台」升級版
至於「入北」,其實就是「入美」。但特朗普對全球課徵關稅之後,全球商品銷售到美國變得不容易,而且美國的生產成本很高,「入美」同樣談何容易?美方宣布優先談判關稅的五個國家分別是英國、澳洲、南韓、印度和日本,台灣不在名單之內,在特朗普眼中只是「筆尖」,「入美」是否熱臉貼冷屁股?
所謂「脫中入北」,實質上是「脫中入美」,更像是一個政治口號,與「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祭出的防止大陸滲透的「國安17條」異曲同工。正如台灣學者柳金財指出,這是民進黨既有「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的升級版。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