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數快防騙警示11月推出 與警方名單脗合即警告 惟損失銀行毋需負責

更新時間:06:00 2023-10-24
發佈時間:06:00 2023-10-24

鑑於近年收到涉及詐騙的銀行投訴個案持續增加,金管局急推保障市民的防騙措施,其中包括個多星期前所預告未來2個月會推的「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據悉,該措施已定於11月推出,多家銀行亦已通知客戶將於11月26日,會就可疑的轉數快交易發出警示,但同時「帶定頭盔」,表明若因此造成任何延誤或錯誤而令客戶招致損失或損害,銀行毋須負責。

市場人士籲不應太過依賴警示

 對於轉數快警示的防騙效用,市場人士認為起碼多一重提示,有助提高用戶的警覺性,相信應用於網購場景的效用更明顯,如網上購買演場會飛等。但另方面則令人擔心措施推出後,用戶以為有警方確定可疑電話、電郵等,就大安主意,以為轉數快過數就一定無問題,其實警方接獲市民報案,亦需時調查,不能即時將有關可疑電話、電郵等列入「防騙視伏器」內,而在這個空窗期,市民仍有機會受騙,故籲市民不應太過依賴轉數快警示,需時刻保持警惕。

所謂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即指日後當用戶使用轉數快轉帳時,如轉數快的識別代號(包括手機號碼,電郵地址和轉數快識別碼)與警方的「防騙視伏器」內標籤為「高危有伏」的資料脗合,銀行便會在用戶確認交易前發出警示。在收到警示訊息後,用戶可選擇繼續進行或取消交易。多家銀行已就此陸續發電郵通知客戶,包括中銀香港(2388)、東亞(023)、眾安銀行(ZA Bank)及天星銀行(airstar bank),滙豐亦有在其網頁上發布相關通知。

銀行毋須負責損失

上述幾家銀行通知客戶的內容大致類同,指將修訂相關服務條款,並於11月26日生效(天星銀行除外,其生效日為11月16日)。條款內容提到為協助客戶對欺詐、詐騙和欺騙活動保持警惕,銀行將根據從快速支付系統或香港警務處不時收到的風險警告、訊息及指標發出風險警示。客戶每次均有責任查證收款人實屬可靠並且交易實屬真確,以及作出明智判斷。此外,條款說明,銀行從快速支付系統或香港警務處接收到有關懷疑欺詐、詐騙或欺騙的風險警告、訊息及指標的任何延誤或錯誤,行方毋須就客戶因此可能招致或蒙受的任何的損失、損害或開支負責。

措施或不適用付款人轉帳至已登記收款人

有消息指,參與推轉數快警示的機構需於11月中旬或不遲於11月26日落實措施,並指措施或不適用於付款人轉帳至已登記收款人。

中銀回應指,該行將由 11 月 26 日起向客戶發出相關風險警示,讓客戶提高警惕,以防受騙。滙豐、恒生(011)及渣打均指,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及監管機構的打擊詐騙措施,以保障客戶。東亞則指正積極籌備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防騙措施,就緒後將於下月推出。

金管局重申,預期有逾40家機構參與推該防騙措施,包括大部分零售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而系統修改與測試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該措施於未來2個月內推出。

相關文章:

警夥銀行界年底推可疑指標警示機制 轉數快平台連防騙視伏器資料庫

---
星島X理大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  把握報名機會 https://bit.ly/45kDhn5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