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冒滙豐中銀短訊再現 認住「#」防墮陷阱

更新時間:12:52 2025-01-05
發佈時間:12:52 2025-01-05

電話詐騙和網上騙案日益猖獗,近日再有市民收到偽冒滙豐(005)發出的短訊,騙徒以發送人名稱「HSBC」發送短訊。事實上,不少詐騙短訊會冒認銀行、電訊公司及連銷零售商店,市民一不留神就會中計及招致損失。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於前年12月28日已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所有已獲官方認證發送人的SMS,均會以「#」號作為開頭,以方便市民識別。截至今年1月3日,已有436間機構參與,登記共2,387個短訊發送人名稱。參與機構包括電訊商、銀行,政府部門等。

根據市民提供的短訊截圖,該偽冒滙豐內容指「ALIBABA」代理商會員權限已開通,享全年購買優惠,年費36,800元,並建議客戶致電聯絡了解退訂詳情。不過該短訊繁簡混雜,例如寫道「请留意戶口餘額變動」。

去年9月,有聲稱是滙豐的短訊訛稱會由客戶的銀行戶口中扣除一份保險的保費。
去年9月,有聲稱是滙豐的短訊訛稱會由客戶的銀行戶口中扣除一份保險的保費。

滙豐:已停用「HSBC」作發送人名

滙豐曾發聲明指,該行已在去年1月28日起,已加入「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使用已登記發送人名稱包括#HSBC、#HSBCsecure、#PayMe及#HSBCnotice,向本地流動電話用戶發出單向短訊,以便客戶識別真假短訊,預防騙案發生。滙豐又指,已停用「HSBC」作為發送人名,更加不會透過短訊連結,要求客戶提供敏感個人資料、登入滙豐網上理財,或接至第三方提供的保險網站。

除了滙豐外,上月亦有市民收到聲稱由中國銀行傳出的短訊,提示保險費用自動從賬戶扣除的短訊。中銀香港(2388)特發聲明指,與該短訊沒有任何關係,該行現已加入「短訊發送人登記制」,並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予於該行登記的流動電話號碼,該等名稱包括:#BOCHK、#BOCHK_TXN 及#BOCHK_CC。

此外,就「可供接收者以發送人號碼直接回覆的短訊」或雙向提示短訊,該行會繼續透過以下其中一組電話號碼:+852 622649931110或 +852 645063570006,發送雙向提示短訊至於該行登記的流動電話號碼,與相關客戶進行確認。

中銀香港又提醒客戶及公眾人士慎防虛假短訊,應先核實任何聲稱由中銀香港發出的短訊,切勿透過短訊、電郵、網上的超連結、二維條碼或附件登入銀行賬戶或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密碼)。

根據「守網者」網站資料指出,近期SMS騙案常用的手法,是在短訊中聲稱受害人的積分快到期,或可以低價換領會員限定獎賞,並附有釣魚連結,當受害人透過連結進入假網站並輸入登入及信用卡資料,騙徒就可以盜用受害人的積分或碌卡購物。

另一方面,「短訊發送人登記制」首階段已覆蓋本地主要電訊商,因此已登記的電訊公司發訊息時,可以看到以「#」開頭的公司名稱,例如#CMHK、#1010、#csl、#3HK、#SmarTone、#HKT、#Netvigator及#HKBN等等。

4種最新詐騙手法:

除主要電訊服務供應商外,主要銀行及個別政府部門均已經參與。若有需要,亦可查閱由通訊辦設立的登記冊 ,核實收到「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所屬的「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

網站又提醒,市民收到任何短訊都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向身分未經核實的短訊發送人披露任何個人、銀行戶口或信用卡資料、轉帳金錢或開啓短訊內的超連結,如有懷疑,應立即向警方舉報。

即睇金管局10新招防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