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圖恐3年內取代人類職位 李勁華料未到平原期 「100多元月費已相等初級設計師」

更新時間:06:00 2025-04-04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4-04 HKT

隨着OpenAI日前推出GPT-4o引發全球轟動,其圖像生成能力突飛猛進,不僅能創作動漫、插畫及電影分鏡,更能應用於家居、電商及品牌設計領域,不禁令人質疑設計師、插畫師等職位會否在不久的將來被完全取代。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主席李勁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亦預期,AI將取代部分創意職位,並明言「不會十年這麼久遠,一定是未來三年之內」。

AI發展仍在直線飆升

李勁華在生成式AI領域有超過25年經驗,專注於AI商業創新與應用,是企業的AI顧問及培訓師,其創辦的Innopage亦為多間知名機構如滙豐、香港科技園等提供頁面設計。在世界不斷提供新資料、新訓練予AI,加上晶片技術日益進步,李勁華認為現時AI發展還沒到「平原期」,仍在直線飆升。事實上,在過去1個月中,單是內地發布或更新的AI產品就至少有10項。

同時,隨着AI技術與產品日新月異,除了每天都在更新人類的認知,甚至會蠶食人類的工作,例如餐廳越來越多機械人做傳菜員、無人駕駛的士日益增加,更有公司實測發現AI智能體能自主營運小紅書賬號及賺錢。

插畫師:3成圖像交AI完成

AI的快速進步亦體現在圖像生成方面,雖然該功能並非今時今日才出現,只是現在更趨完美,與人類差距正快速縮小。專為客戶提供平面設計服務的插畫師黃慧彤表示,自AI誕生後,她就將其融入日常工作流程中。

她提到,在ChatGPT剛剛問世時,圖像生成能力仍較薄弱,生成的圖片都很詭異,例如人物會多一些肢體,很難運用;但隨著技術越趨成熟,她已有近三成圖像工作可放心交由AI完成,之前主要用Copilot、Gemini等工具來生成圖像,近期則轉用GPT-4o。

對於幾年前生成的圖片不能使用,到現在只需簡單整理即可過關,李勁華表示,可能再過兩年,AI生成的第一版圖不用改甚麼就可以直接使用,「它的發展速度實在太驚人」。

不過,黃慧彤在與記者對話中,透露出淡淡的失業憂慮,「因為AI的機器速度比人手更快,特別是在不太講求獨特性和美感的工作崗位中,設計師更容易受到AI取代的威脅」。李勁華亦表示,目前部分簡單的設計工作已被AI取代,例如社交媒體配圖、簡單的平面設計等。

黃慧彤指出,目前工作中已有既定模式與固定排版的圖片,基本上都由AI生成,「使用AI的話,一張常規新聞稿圖大概只需45分鐘,若沒有AI的話,估計會花多3倍時間。」以製作端午節的新聞圖為例,客戶要求她畫出粽子在雪櫃中堆成山滾下,那麼多的粽,重複性很高,她就會讓AI生成一個粽的造型,再生成整座山的粽,最後再手動改圖,畫一個背景襯托。

黃慧彤讓AI生成一個粽的造型,再生成整座山的粽,最後再手動改圖,畫一個背景襯托。
黃慧彤讓AI生成一個粽的造型,再生成整座山的粽,最後再手動改圖,畫一個背景襯托。

AI成本比設計師便宜很多

除了工作效率,使用AI成本較低,亦是優勝於人類的另一因素。據勞工處2023年數據,一般平面設計師的月薪為15,000至25,000元,但AI工具的月費才100多元左右,甚至市面上越來越多免費且開源的工具可供選擇。

李勁華笑言,以前起草稿,公司會找初級設計師做,但現在AI已變成那位初級設計師,甚至更快。雖然現在還有很多香港人抗拒月費訂閱,但現實是運用AI可節省許多時間,「如果它可以幫我節省兩小時,請人的時薪本身都要100多元,我怎可能賺不回這些月費呢?」

延伸閱讀:AI創作難取代藝術獨特性

作為插畫師的黃慧彤,正職工作之餘還會出圖書、辦畫展,她認為AI在創作獨特性方面仍存在局限,「AI出的圖始終是有規律和模板,所以生成結果之後,我會覺得好像其他人都做到的事。」若藝術家完全依賴AI創作,在網絡傳播速度這麼快下,AI學習能力又這麼強,市面上的畫作風格可能都會差不多,缺少獨特性。

藝術家擁有自己獨特的畫風,從筆畫中透露出細膩情感,才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因此在強調情感和創意思考方面,AI在短期內還難以取代。黃慧彤在出圖書與開畫展中仍堅持手繪,因為「AI出的圖沒辦法達到我想像中的畫面。」

不過,在繪製圖書插畫時,她坦言會用AI輔助以提高效率,例如在下筆之前,先用AI鋪排故事大綱,讓AI整理到可在有限頁數中講完整個故事,再用AI分配好每一頁劇情。至於直接使用AI生成圖,她只會在有既定模式且簡單的平面設計圖中運用。

相關文章:

ChatGPT掀全球「吉卜力」風格改圖熱 宮崎駿曾狠批AI動畫:對生命本身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