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大會今登場 4大議題包括能源轉型、糧食系統

更新時間:02:03 2023-11-30
發佈時間:02:03 2023-11-30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今日在阿聯酋杜拜開幕,將舉行至12月12日。能源轉型、損失與損害基金、氣候資金缺口、甲烷和糧食系統是4個值得關注的議題。環保人士表示,種種跡象包括非洲之角的致命洪災、加拿大的夏日森林大火、前所未見的全球破紀錄高溫,顯示有必要採取緊急集體行動來維持地球宜居性。

能源轉型:對於化石燃料轉型再生能源,與會領導人的遣辭用句將成為各方焦點。巴黎協定力求把長期升溫幅度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能源轉型至關重要。2021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上,各國同意「逐步減少未使用碳捕捉的燃煤發電」,此後,便持續力推將類似概念拓展到石油和天然氣上,不過確切的措辭有待敲定。外界高度期待各國能自願承諾在2030年底前,便再生能源的產能增加2倍。這個目標在最近一項氣候聲明中得到了中國和美國的背書。

讓「損失與損害基金」化為現實:去年在埃及舉行的COP27中一大突破,莫過於原則上同意補償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小,卻面臨最嚴峻氣候變遷影響的幾個國家。然而,讓「損失與損害」專款上路比想像要複雜得多,光談判就拖了超過1年,急需答案的問題包括:是所有國家都必須支付費用,還是只有富國買單?哪些國家可以接受專款?基金又該存放在哪裡?

氣候資金缺口問題:2009年時,富國承諾在2020年底前每年為優先要務,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這個目標直到去年才終於實現。COP28預料為新的資金目標訂定基礎,用以接替以往的1000億美元目標。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已抵達杜拜。美聯社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已抵達杜拜。美聯社

關注甲烷和糧食系統:大氣中的甲烷是助長氣候變化的第2大因素。中國、美國和阿聯酋預計在會議期間舉行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也許會為2021年的「全球甲烷減排承諾」助一臂之力,以實現2030年底前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此外,COP28也會首度讓糧食系統成為焦點。糧食系統在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了三分之一,而極端氣候和乾旱則反過來威脅糧食的生產和運輸。

140多位政府領袖將於大會上發表演說,頭兩天的知名講者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英國首相辛偉誠、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巴西總統盧拉等。英皇查理斯三世預計今日在開幕禮發表演說。美國總統拜登預期缺席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