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拆局:危機升級三年 多方博弈仍在激化
發佈時間:22:37 2025-02-23 HKT

烏克蘭危機升級已三年。這場衝突劇烈衝擊地區安全、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同時深刻影響全球,阻礙世界經濟復蘇。
近來,特朗普政府與俄方展開對話,就結束衝突等達成共識。美俄單獨互動引發烏克蘭與歐洲多國不滿。新華社引述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各方利益分歧盤根錯節,相互博弈仍在激化。
衝突影響深遠
烏克蘭危機升級三年,俄烏兩國都付出沉重代價。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導致歐洲能源短缺和多種大宗商品供應鏈不暢,成為近年來世界多個地區特別是歐洲國家高通脹的一個重要推手,嚴重影響各國民生。
相關新聞:特朗普批澤連斯基沒籌碼 普京可佔領整個烏克蘭
三年來,在衝突延宕的背景下,一些歐洲國家民眾失去對傳統主流政黨的信任,極右翼思潮在歐洲逐漸蔓延。德國《商報》認為,歐洲在這場衝突中遭遇了「戰略上的失敗」,影響力被削弱。
烏克蘭危機的升級還影響全球多國的糧食安全。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重要糧食出口國,俄羅斯還是重要化肥出口國。危機升級以來,供應鏈受阻,國際糧價高漲,部分國家糧食危機加劇,非洲、中東、南亞和拉美一些國家進口糧食的負擔明顯加重,糧食安全進一步受到威脅。
新華社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周琪說,俄烏衝突不僅威脅到歐洲的穩定,還影響到全球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並將因此深刻影響未來的國際關係。
美國借亂牟利
分析人士指出,憑藉能源貿易與軍火援助,美國實際上成為俄烏衝突的最大受益方。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歐對俄實施全方位制裁,導致原本依賴俄羅斯油氣的歐洲國家能源供應受阻,而美國則利用「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等事件,不斷削弱俄歐之間的能源合作,迫使歐洲高價購買美國天然氣。美國目前已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克羅地亞政治分析家羅伯特·弗蘭克指出,「俄烏衝突後,美國成功接管了歐洲天然氣供應,並以遠高於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向歐洲銷售,並希望長期控制這一市場。」
過去三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項研究說,美國對烏克蘭的鉅額軍援助力美國國防製造業的振興。美國《法律事務》網站去年7月發佈調查報告稱,美國絕大部分對烏軍援並未直接流向烏克蘭,而是留在美國國內補貼了至少31個州和71個城市的軍工企業。烏克蘭獲得的大部分軍援都是美國的老舊裝備,美國軍工企業將製造的新武器用於補充美軍庫存,並出售給北約盟國從中獲利。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安德烈·科爾圖諾夫表示,俄烏衝突使美國國防工業順勢擴大了在歐洲軍工市場的份額。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去年12月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指出,烏克蘭如今已成為美西方軍工複合體的「金礦」,他們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從中大賺特賺。
多方博弈持續
近來,美俄高層展開對話會晤,雙方就結束衝突等達成共識,但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與烏方和歐洲盟友在烏克蘭問題上矛盾加深。分析人士認為,鋻於美、俄、歐、烏利益訴求分歧明顯,各方博弈仍將持續。
俄智庫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認為,俄美兩國在後續談判中一定會堅持自身利益,未必能迅速達成共識。俄高等經濟大學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蘇斯洛夫表示,美國政府近來希望迅速推動對俄關係正常化,一定程度上說明美方只尋求實現衝突短期停火,而非如俄羅斯所願徹底解決衝突的根源性問題。
烏克蘭政策分析專家弗拉基米爾·沃利亞認為,實現停火與和平的前提是烏克蘭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但目前美國提出的計劃中並沒有包含安全保障條款。此外,俄軍目前佔據戰場優勢,現在討論停火為時尚早,俄方也不太可能立即就停火協議和安全保障問題與美西方達成一致。
愛沙尼亞安全問題專家賴訥·薩克斯同樣對和平前景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單憑美俄之間的協議並不能完全決定烏克蘭問題的走向。美方策略缺乏清晰規劃,特朗普政府在處理相關問題時非常注重維護自身利益,這將使未來局勢充滿不確定性。「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和平進程或明確的計劃,這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