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新政府面臨經濟衰落困境 傳統車企不敵電動車紛紛倒閉

更新時間:10:04 2025-02-24 HKT
發佈時間:10:04 2025-02-24 HKT

德國昨日舉行聯邦議院選舉,投票於香港時間今天凌晨一時結束。今次大選將決定誰來領導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走出經濟困境。該國經濟連續兩年負增長,引以為傲的汽車企業不敵特斯拉(Tesla)和中國電動車崛起,紛紛破產裁員,民眾逼切需要一個能夠扭轉經濟頹勢的執政黨。

車企未轉型紛破產

新一屆聯邦議院(議會下院)至少有5920萬名德國公民擁有投票資格,選出聯邦議院630席議員,再由議員選出下任總理。參選政黨有基民盟/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總理朔爾茨所在的社民黨,近年上升勢頭最強的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以及綠黨等。

相關新聞:德國聯邦議院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聯盟黨得票領先

近年,能源轉型成本高企、企業信心受挫、資本外流加劇,多重因素導致德國經濟陷入困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德國經濟未能走出困境,反而連續兩年負增長,該國引以為傲的鋼鐵、汽車企業紛紛破產裁員。

以特斯拉在德國建廠為例,從立項到投產用時不到3年,已被視為「德國速度」的奇蹟,但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仍然批評德國的審批流程「過於官僚」,文件要求繁多。

相關新聞:德國今大選 料誕新總理或新執政聯盟

逾4成選民高度關注經濟

進入電動汽車時代,德國車企才發現,製造電動汽車在很大程度上與電池和軟件有關,而那些擅長製造活塞和燃油閥的人不一定擅長這些。繼特斯拉之後,中國汽車製造商現於電動車技術方面已經超越德國對手,侵蝕了其市場份額。

德國電視二台本月14日的民調顯示,超過40%的選民認為經濟是其高度關注的問題,遠超過移民、養老等議題。默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聯盟黨,緊抓選民對經濟復甦的強烈訴求,承諾推動德國經濟年均增長至少2%,並承諾優化營商環境。

相關新聞:歐美兩大車企中國業務陷困境將裁員

無論新政府誰上台,如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國內結構性矛盾突出的複雜環境中兌現增長承諾,仍有待觀察。一個強而有力的德國政府對歐洲應對新一屆美國政府,以及烏克蘭和其他地區的動盪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