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機密烏龍外洩 《大西洋》雜誌披露更多內容 揭官員疑淡化事件

更新時間:03:24 2025-03-27 HKT
發佈時間:03:24 2025-03-27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因誤將記者加入加密通訊軟件Signal上的高層群組,洩露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攻擊行動內容,風波持續延燒。《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周三進一步公開更多群組對話內容,包括詳細的作戰時間表與攻擊細節,直指特朗普政府先前聲稱「沒有機密資訊」的說法站不住腳。

白宮聲稱無涉機密資訊 國會要求徹查

這場風波的起因,是白宮國安顧問華爾茲(Mike Waltz)誤將該刊總編輯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加入名為「Houthi PC小組」的Signal群組,群組成員包括副總統萬斯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等高層。該群組於3月13日創立,討論的正是3月15日對胡塞的空襲行動。

烏龍洩密事件曝光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成眾矢之的,有民主黨參議員要求將其革職。法新社
烏龍洩密事件曝光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成眾矢之的,有民主黨參議員要求將其革職。法新社
特朗普周二為下屬辯護,稱事件屬小事。法新社
特朗普周二為下屬辯護,稱事件屬小事。法新社

對話內容曝光:F-18戰機起飛時間、無人機攻擊、戰斧導彈發射皆有紀錄

《大西洋》最新文章標題為《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在Signal上分享的攻擊計劃》(Here Are the Attack Plans That Trump's Advisers Shared on Signal),詳列赫格塞斯在群組中的貼文內容,包括:

  • 上午11:44(美東時間):赫格塞斯以大寫發文「TEAM UPDATE」,表示「天氣良好,與中央司令部(CENTCOM)確認,我們準備發動行動」。
  • 中午12:15:F-18戰機發動首次攻擊。
  • 下午1:45:赫格塞斯再發訊息,寫道:「觸發式第一波攻擊窗口開始(目標恐怖分子位於已知位置,因此應該準時到達 - 此外,攻擊無人機發射(MQ-9)」該雜誌指出,上午11點44分的消息是「在美國戰機發射前31分鐘,以及預計美國飛機將擊斃主要目標胡塞『目標恐怖分子』的時間段開始前兩小時零一分鐘發出的」。
  • 下午2:10:更多 F-18 戰機發射(第二次打擊計畫)
  • 下午2:15:無人機命中目標,第一波炸彈即將落下。赫格塞斯寫道:「1536 年 F-18 第二次打擊開始 - 此外,首枚海基戰斧飛彈也發射。」
  • 下午3:36:F-18第二波打擊開始,海上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亦同步發射。

赫格塞斯最後還補上一句:「目前作戰安全(OPSEC)無虞。願上帝保佑我們的戰士。」

洩密風波鬧大後,赫格塞斯與白宮皆對外堅稱,群組中「未包含任何機密內容」,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形容此事為「兩個月來唯一的小錯」。而《大西洋》則指,他們原本因考慮國安而未公開完整內容,但在白宮一再淡化事件後,決定讓公眾「自行判斷事實」。

國會民主黨人批評,此事件不但暴露美軍行動機密,亦可能危及前線人員安全,並再次要求赫格塞斯與華爾茲下台。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周三繼續就事件召開聽證會,國會議員直言:「說群組中沒有機密內容,是謊言。白宮一再推諉,令人難以接受。」

情報官員:確實犯錯 使用Signal本不合規

美國國安總監嘉芙蓮(Tulsi Gabbard)與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在聽證會上承認,事件中「確實犯了錯」,嘉芙蓮稱將記者加入群組是「一個錯誤」,並表示因相關訴訟,她無法進一步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Signal雖為高安全性的加密通訊軟體,但並不被美國政府核准用於傳送機密資料。目前國會正調查是否還有其他Signal群組存在並被用於官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