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2個月內發生約1300次輕微震動 防災專家:不尋常

更新時間:18:28 2025-04-14 HKT
發佈時間:16:48 2025-04-14 HKT

全球地震頻繁,港人關注日本會否如坊間流傳預言,即將出現百年一遇大地震。自今年2月以來,日本中國部分區域,特別是山口縣一帶,已發生逾1300次小規模地震。雖然這些地震微弱,最大規模僅達1.8級,一般民眾難以察覺。但學者已關注這一連串異常頻繁的地震活動。

民眾未必感受到微弱地震

日本TBS電台報道,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西村卓也(Takuya Nishimura)教授表示,這些地震大多發生在震源深度約25至30公里的範圍內,該區域過去並未出現過如此高頻率的地震現象。

相關新聞:日本7月大地震? 中國駐日使館發文提醒公民防範

西村卓也教授指出,自3月中旬以來,每天都有數十次輕微小地震發生,頻率及其變化模式讓專家開始進行監控。

西村卓也解釋,這些地震的震源位於約40公里的深度,隨著時間推移,震源逐漸向較淺的25公里深度移動。現象或與地下流體活動有關。他推測,地下深處的流體可能正在上升,隨著流體的運動引發輕微地震。

相關新聞:日本大地震先兆?專家:這三縣已見徵兆須警惕  其中一處港人常到

能登7.6級強震前曾現同類現象

西村卓也表示,此類地下流體上升的現象在過去的地震中也有過類似的記錄。2024年1月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級強震之前,他發現地下流體向地表附近上升,這可能引發活斷層的活動,進而導致強震發生。

雖然,目前微小的地震不太可能引發大規模地震或火山爆發,但西村卓也強調,如果震源繼續上升或出現地殼變動,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研究是否與更大地震或火山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