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周三起啟動對藥品與半導體國安調查 美媒揭特朗普籌算
發佈時間:07:21 2025-04-15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開貿易新戰線,聯邦政府自本週三起正式對藥品與半導體進口展開國安調查,為未來向兩大戰略產業徵收關稅鋪路。
一旦被指構成國安風險 特朗普可單方面頒布關稅措施 毋須國會批准
根據《聯邦公報》公布內容,調查將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展開,此條款允許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或徵稅某類進口產品。有關調查須於270日內完成,調查完成後,美國總統可據此單方面實施貿易限制,包括關稅或進口配額,毋須國會同意。

晶片與藥品原被暫時豁免關稅
儘管美國早前已於4月5日對絕大部分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但半導體與藥品領域原被暫時豁免。隨著本次調查啟動,兩大關鍵行業也將面臨潛在徵稅風險。
特朗普日前明言,將對這兩個領域另行徵收關稅。他上週日更透露,最快下周宣布半導體的具體稅率,並表示對部分企業可採取「有彈性的處理方式」。
特朗普曾批評,美國在醫藥和晶片製造方面「過度依賴外國」,構成國安風險。他強調,美國必須「重新掌握核心技術的命脈」,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
相關新聞:特朗普關稅戰禍延 美加邊境城鎮經濟陷寒冬
路透社報道,今次調查範圍涵蓋製成藥、活性藥物成分(API)、以及其他衍生產品。白宮官員強調,目的是強化美國在醫藥與晶片供應方面的自給能力,減少對外依賴。
醫藥界則警告此舉恐將加劇藥物短缺,影響病人用藥安全。多家藥廠亦已向白宮游說,建議分階段徵收關稅,並設過渡期,以便企業逐步調整產線、將製造轉移至美國境內。
目前全球多數大型藥廠的生產布局遍佈美歐及亞洲,若要大規模回流美國,將需數年與巨額投資。業界消息人士透露,有藥企已就此問題私下與商務部高層會面,尋求減緩政策衝擊。
相關新聞:關稅戰 | 特朗普考慮汽車零件關稅豁免 讓車商有時間轉向美國製
至於半導體方面,美國高度依賴來自台灣的高階晶片進口。拜登政府任內曾推出「晶片法案」(Chips Act),撥款數百億美元吸引台積電、英特爾等廠商赴美設廠,惟進展緩慢。特朗普如今再度以國安為由,劍指進口晶片,將進一步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
分析認為,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攻勢」旨在強化美國戰略物資生產能力,同時也意在對中國與其他出口國施壓,換取更有利的貿易條件。然而此舉亦可能引發盟友不滿,並衝擊全球製藥與晶片產業的成本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