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鎖僅5年壽命? 女戶主拉爛電子鎖 疑金屬疲累所致 師傅教4大保養方法

更新時間:06:00 2025-03-30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3-30 HKT

電子門鎖因便利性成為現代家居的熱門選擇,但若使用不當,亦容易損壞。近日一位業主在社交平台發文求助表示,家中Samsung電子門鎖的把手疑似被拉爛,完全脫落無法安裝,引起網民熱議。有專業驗樓師向《星島頭條》表示,這種情況通常是因把手長期鬆動未及時處理所致,他亦解釋電子門鎖損壞主要源於四大原因。

疑似小力開門整壞電子鎖

根據業主在Facebook群組中發布的圖文顯示,該電子門鎖雖可正常運作,但屋內門把手整個掉落,且無法安裝上去。業主表示,現在若要從屋內開門很麻煩,每次都只可將掉落的門把手重新插入凹槽中,卡中位置才可順利開門。事件引起網民熱議,有人在評論區詢問是否因太大力而拉爛門把手,更笑問業主和她家人是否「大力水手」,業主則幽默回應自己「只是個弱質女流」。

多位網民就電子鎖問題分享個人經驗,有人表示門把手可以更換,只需在淘寶上購買型號相同的產品即可,但提醒「記得買店主推介的螺絲批,不然無法扭開配件」。更有網民建議業主檢查產品是否仍在保養期內,並提醒有後備匙和後備卡可供使用。

網民稱電子門鎖為消耗品

關於電子鎖的使用壽命,有網民認為,業主的電子門鎖損壞屬「金屬疲勞」,更有網民感嘆使用電子鎖是本末倒置,「鎖本來可用二十年,改用電子鎖後,反而變成消耗品,三五年必定換一次。」更有網民透露,「我問過鎖公司,電子鎖約5年就要換,多過5年仲用緊已賺咗」,並指自己的電子門鎖已使用至第七年,外殼塑膠部分已開始脫落。另一位用家則表示其電子鎖已用近10年,「門把手俾人撞爛左,都變左一半無膠片包住。」

驗樓師:四大成因損壞電子鎖

資深認證驗樓師賴達明(明哥)針對業主的情況表示,電子門鎖在初現輕微鬆動時就應及時檢查與維修。根據明哥的分析,電子門鎖被拉爛主要有以下四大常見原因。

原因一:配件老化

電子門鎖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內部配件會逐漸出現自然老化現象。金屬部件會產生所謂的「金屬疲勞」,使門鎖結構逐漸鬆動或脆弱。明哥表示,這是正常的使用磨損,但要通過定期維修保養來延長使用壽命,避免突然損壞造成不便。

原因二:使用不當

不正確的使用習慣,是導致電子門鎖損壞的主因之一。常見的不當使用包括開關門時用力過猛,在門把手上掛放重物,如購物袋、衣物等,這些習慣會增加門鎖承重,導致內部結構變形或鬆脫。

原因三:頻繁碰撞

門鎖的碰撞也是常見損壞原因,特別是當大門本身沒有安裝門阻時,門鎖容易在開門過程中直接撞到牆身,長期的反覆碰撞會導致門鎖內部零件鬆動、變形,甚至完全損壞。

原因四:產品缺陷

市場上存在一些設計或品質欠佳的產品,這些門鎖可能存在結構性問題,或使用了劣質材料,導致即使正常使用也容易發生損壞。明哥表示,產品缺陷可能表現為鎖芯容易卡住、電子部件失靈或外殼易碎等。

驗樓師予4大維護方法

妥善使用和維護電子門鎖不僅能延長其使用壽命,還能確保家居安全,明哥更給予4大維護方法,避免因電子門鎖突然失效帶來的不便與風險。

方法一:安裝合適的門鼓

選擇並安裝帶緩衝功能的門鼓,能有效減緩關門力度,降低門鎖受到的震盪。這種門鼓在門即將關閉時會自動減慢速度,不僅保護門鎖結構,還能降低夾手風險。

方法二:安裝門阻

為防止門打開過度撞到牆身或傢俬,應安裝適當的門阻。門阻能確保門充分開啟又不至於碰撞其他物體,有效減少因碰撞造成的損壞風險。,

方法三:正確清潔方式

清潔電子門鎖時,應避免使用水、化學清潔劑或消毒劑直接噴灑或沖洗。液體若滲入門鎖內部,不僅會損壞機械部件,還可能導致電路短路。明哥表示,日常清潔使用微濕的抹布輕輕擦拭表面。

方法四:及時檢修

當發現電子門鎖出現鬆動或開始有鬆脫現象時,應立即進行檢查和維修,不要拖延。及早處理小問題可防止故障惡化,明哥建議應聯繫原廠或專業安裝服務商進行檢修,確保維修質量。

關於電子門鎖品質區分,明哥表示,主要可從兩方面判斷:一是品牌商譽,優質品牌通常提供完善的安裝及保養服務;二是產品是否具備安全及品質認證,如中國3C認證或歐盟CE認證。針對網民「電子門鎖成為消耗品」的說法,他則認為,優質電子門鎖在正確使用及妥善保養下無需定期更換。

延伸閱讀:電子門鎖爆炸引火災 專家籲勿貪平買淘寶貨 提醒選購4大事項

一段內地屋苑電子門鎖爆炸而引起火災的影片被轉載至Threads,引起網民對電子門鎖安全問題的討論。資深認證驗樓師向《星島頭條》表示,電子門鎖爆炸事件極度罕見,需要留意選購時四大事項,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另外,他指出淘寶貨質量參差不齊,切勿貪平購買。

延伸閱讀:寒流襲港恐令電子鎖失靈 廠商客服稱情況常見 驗樓師提醒3大事項

入冬寒流襲港,本港多區住戶遭遇電子門鎖失靈困擾,引發居家安全憂慮。有廠商客服指是機件受熱脹冷縮影響而接觸不良,僅需一張紙片即可解決;另有資深驗樓師亦提醒,電芯耗電、門板與門框未對準及機械損壞等多重原因亦會導致失靈。

延伸閱讀:電子鎖夾手|內地事故頻生「手指直接黑一塊」 專家稱垂直式設計如陷阱 兩招降受傷風險

內地出現了多宗電子鎖「咬人」事件,有不少傷者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每次開關門都會被電子鎖夾到手,輕則脫皮,重則骨折,更有稱傷者以兒童為主,事件引發網民熱烈關注。有專家向《星島頭條》表示,電子鎖是否會夾手視乎門柄與門框的距離,60毫米以上比較安全,除此之外,他更提供兩大方法,讓用戶減少被電子鎖傷到的機會。